白维本不想太深的关怀这场局势。但他俯瞰战场就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可能抽身而出,他的本性就不允许他这么做,早在上一世,很多价值观就已经定型并且无法改变。
厌弃战争之人,却要以最坚决贯彻战争的姿态结束它,真是讽刺啊。
既然要做,不如由我来动手,罪与罚皆归于我一人。
舍我其谁?
白维平静往前驱使,毕方振翅,十万亡魂压向霸下大军。
生与死的斗争,亡魂与生者的厮杀,这是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光景。
即便白维也是亲眼所见的第一次,欧罗巴黑暗时代爆发过亡灵灾厄,出现过数百万死灵攻城的场景,但这都和眼下的情况截然不同。
他也没有控制十万亡魂的能力,他仅仅是说服了毕方,给予了它短暂的清醒,这残存的魂魄便答应了白维的提议,于是十万亡魂出城,这就是援军。
毕方亡魂抵达凤羽城附近,亡魂十万速度稍稍缓慢。但这幕场景已经足够让人胆寒,所有的攻城行动都中止了,霸下的大军开始了重新整顿。
作为预备的军团排兵布阵,准备迎接冲击,而毕方径直飞向天穹,它瞄准的是空军,是霸下的上千空中军队。
之前的空军魄力十足,轻而易举的取得制空权,洋洋得意,靠着空中袭击的办法,肆无忌惮的压制着城墙守军。而现在,它们都成了待宰羔羊,如同雨点般坠落。
白维几乎什么都不用做,站在它的后背上,看着亡魂毕方公尽情的释放它用不熄灭的怒火,天穹上迎来了真正的王者,一口青色火焰喷吐,化作无数利剑,它的速度也极快,其他的飞行军队缓慢如同蜗牛,眨眼就被斩碎撕裂,每一次振翅都有数十骑兵被击落。
守军看着这一幕,振臂高呼,他们岂可能不认识毕方国的图腾?
诸侯来了,毕方来了,那是他们的王。
在城内负隅顽抗或者失去希望的抵抗军们发现了胜利的火光。即便无从知晓已经死去的毕方为何会出现这里。但这就是援军,他们内心的火种被点燃了。
天空被夺了回来,他们就能集中精力压制地面上的敌人,围剿内部入侵的空降兵,而失去了天上空军的压制,进入内部的空降兵必然落地成盒。
有机会!
能打赢!
鼓舞的力量从内心传递开。于是不需要任何口号,随着号角声传开,城内的反攻开始了。
不过这一战,他们注定只能成为边角料,而唯一的主角,就在天上。
一头飞行战兽挣脱了束缚,破空掠起,白维注意到了这一声咆哮,然后毕方振翅,规避开投射而来的长矛。
盘旋着,它振翅悬停于半空,前方,身披战袍的诸侯站在战兽后背上。
双方凝视着彼此,雷光火焰照亮夜色,画面定格于此刻,如史诗传说。
第五百五十二章 善意的提醒
城外在死人。
每一刻,都在死人。
军队是血肉之躯,亡魂是死后残灵。
因而,这不是什么公平一战,而是不折不扣的阴兵过境。
人类有恐惧,而亡魂不会,它们燃烧着火焰,扑上去,能杀一个是一个,死亡之时,也会爆发出火焰,将附近的生者点燃。
战场的战线已经成了火海,弓箭没有用,兵毒没有用,唯一有用的就是刀斧的劈砍,可这样的法子能杀几个?杀了几个后自己是否陪葬?
骑兵冲锋,难道骑兵就不惧火焰?撞死踩踏亡魂的同时,它们就会成为致命的炸弹,释放出的烈火冲击,瞬间就能摧毁骑兵的阵型。
盾牌?盾牌更没有用,高温加热后的兵器根本握持不住,滚烫无比,甚至甲胄都在青色的燎原阴火之中被溶解,空气里的温度在升高,血液都在流干之前就被烧干了,地上留下的只有灰烬,甚至没有尸体。
如果说人与人的战争是残酷屠杀,那么这一幕是什么?
是比残酷屠杀更加恐怖的,灾难。
只能如此去形容了,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人力对抗人力尚且有可能。而人类对抗天灾时总是显得脆弱,一碰即碎,毫无抗衡的余力。
这就是灾难,亡魂吞噬着生者。
而军队的战斗意志在接锋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里就被摧毁了。
杀不完的亡魂,打不赢的战争,死无全尸的惨状,更谈不上什么荣耀。
死在这里,好处只有一个,免得运尸体去火化,除此之外,毫无意义。
没有谁是为了死而上战场的,偏偏霸下公治军极严,战场后退就意味着要被督战砍死,可能亲人也要被清算。
既然横竖都是死,只能在烧死和被砍死中二选一,混乱也开始产生。
这已然不是什么战争了,只是一场不断死人的灾害。
但这也是战争。
战争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生物战、金融战看似没有血腥,但后遗症远比实际战场更大。
那么这十万徘徊于人间的亡魂,何尝不是一种绝对的力量?
只是没人能驱使它们,也没有谁敢于驱使它们,生怕支付太高昂的代价。
其实这不是一件难事,白维轻而易举的达成了这个条件,于是他有资格去扭转整个战局。
即便放在导师一生无数次的大战小战中,这一场的无中生有也堪称绝妙。
这并不值得沾沾自喜,但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已经毫无悬念。
于白维而言,他已经赢了,而且,赢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