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好像是跳河自杀……”
雅人压低声音,用为难的语气简单地陈述了事实。
这是已经公开的秘密,何况在班主任通报之前一天,就已经有警方的人来过,其实那时候传闻就已经隐隐扩散开来了。
关于这点,在雅人接手班长的职责后,去到办公室与班主任沟通时,旁敲侧击地,抓住时机询问了一下。
水原秋穗是跳河自杀,地点位于千叶县铫子市与茨城县神栖市之间的利根川入海口附近。
据班主任掌握的消息来看,水原是在夜里,从利根川入海口附近的跨县大桥上,翻过栏杆跳下去自杀的。
尸体被打捞上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过后了。
“就是这里吗……”
几天后的星期五傍晚,雅人站在大桥边上的人行道上,趴在围栏附近观察。
据说全日本,从小学到高中,一年有300名学生自杀,相对于全体人口而言不算庞大的数字,却又是在新闻上隔几天就能看到的事,加上学校没有被追究具体责任。因此整件事处理得很低调,因此周末还没过去,谈论此事的人就骤然减少了许多。
由于是跳河自杀,桥上的人行道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警方只是用警戒线的封锁线,简单地在跳河地点旁边,拉了个不至于干扰到人通过的现场保护区。
甚至连在这里看守的警察和警车都没有。
想来应该是由于自杀事件确凿无疑,警方也觉得自然没有反复调查现场的必要。
水原跳下去的地方是大桥中间偏千叶的地方,大概是为了跳下去之后不会被人立刻发现救起而选择了这里。
从警方封锁的地方来看,她选的是刚好能落入利根川深水区的地方。
在这么冷的冬天落入河水的入海口,就算会游泳,多半也会过低的水温而导致整个人体力快速流失而溺毙。
雅人趴在护栏边上,他想不通水原自杀的理由。
回想起对方自杀前在班上的言行举止,雅人也找不到任何称得上是破绽的东西,他想即便时光倒流,让他再观察一次,也没有办法得到答案。
不远处就是利根川的入海口,正对着那边的桥上,迎面而来的风相当大,在冬日黄昏的寒风凛冽中,雅人扶了扶眼镜。
也许是太靠近自杀现场的关系,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死亡相隔得如此之近。
不同于参加外祖母葬礼时的感觉,这种近在咫尺的体验……应该是由于四下无人,只有偶尔飞速通过的汽车,随之产生的静谧感。
既然如此……
雅人扶在栏杆边上,他歪着头思考了好半天。
也许是自己的方法不太对,雅人觉得一直站在这里,就算站到明天天亮,吹一晚上的寒风,他能得到的除了重感冒之外,什么也没有。
“是不是方法不太对……比起观察,用相近的方式体验一下也许会更有用一点吧?”
雅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地嘀咕。
想到这里,他兀自点了点头,然后放下了肩上的书包。
当然,毫无疑问的是,雅人并不打算这个时候放弃自己的生命。
据说去到青森县自杀森林的人,很可能会因为那里的气氛感染而自杀,但雅人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脆弱。
为此,他甚至选了就算掉下去也能有遮挡的地方。
或许只有站在与水原同学相似的位置,才能参透她自杀的理由也说不定。
但是为什么,他会如此好奇一个人的死亡呢?
疑问一闪而逝,雅人并未仔细思考。
他扒上栏杆,忍受着掌心传来的冰凉到刺痛的感觉,准备翻过去站在围栏外面。
然而雅人刚刚把右腿抬起来搭上去,还没来得及左脚发力,一阵急促地脚步声响起。
“嗯?”
没等他在路灯亮起前略显昏暗的桥上看清楚来人时,就已经被对方以惯性带来的巨大力量死死抱住,然后往人行道上拖了下来。
“呜哦——”
失去平衡的雅人和抱住他的人一起向侧面倒下,摔倒在了又冷又硬的地面上,毫无防备造成的冲击,把雅人和对方一起摔得七荤八素。
挣脱了对方的手臂,雅人揉着发疼的肩膀坐起来,靠在栏杆边上,看向明显是误以为自己要自杀的人。
“请问你谁啊……”
用这样介乎礼貌和不礼貌之间的话语,向向那个后来被他称呼为“鸣海先生”的人发出质问。
第三章 NEET侦探事务所(1)
尽管千叶与东京紧挨着,但雅人其实到十六岁为止,都没有真正去过东京。
一方面是离得近随时都能去所以没必要特地上京,一方面则是他确实没什么兴趣。
虽然每年都会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家四口到伊豆、北海道或者冲绳之类的地方旅行几天,唯独近在咫尺的东京,雅人一次也没有去过。
从电车上下来之后,走出站台,漫步在与千叶紧邻的江户川区,周围的高楼大厦又或者居民区,给雅人以一种难言的陌生感。
“我住的公寓就在这附近,没几步路。”
走在雅人前面的人回过头来,跟雅人解释道。
“嗯。”雅人平静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