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很明白,只要天魔指着这个白人说一句‘他是魔’,这偌大会场里的看台观众,都会成为他的狂热支持者,这也不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次处刑……明白么?”
负责人听懂了,忽然间感受到了一阵寒意。
……他的声望,已经高到可以当众杀人的程度了么?
这倒也不是很难理解的事实。
因为视角的不同,每个人看见的都是不同的,感受到的也是不同的。
现在诸国民众对于发生在江户的灾害都有点反应过度,看见了非人的怪物,第一反应绝对是恐慌,但凡天魔只要说了一句‘此人是魔’,那他死了也无人可惜,只会有人叫好。
因为恐惧。
因为非我族类。
更因为声名远扬。
天魔的几次行为奠定了他庞大的声望基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极其狂热的粉丝群体。
为何会有这么高的声望?
一是弱者对强者的个人崇拜,人会嫉妒比自己优秀者,当差距大到无法弥补时,嫉妒会转化为憧憬和崇拜。
二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的趋同,对正义之举的欣赏和憧憬,强者对弱者的庇佑,卫道者的人格魅力。
三是因为大多人都对于未知抱有恐慌,人是一种追求安定的生物,如果前进的代价太过于庞大,那么很多人宁可选择停滞或者倒退到过去的生活状态,这即是一种保守主义。
如今时代变化,灵气复苏,这种改变是无法人为改变的趋势,无法通过倒退生活状态换取平稳,只能不断被动接受时代变化的事实,灾害可能发生,妖魔可能夜行,自己是不是该去习武,一系列问题带来了每个人的心态转变,而这本该由官方来进行引导。
可惜,官方接触到的也只是一鳞半爪,连官方都不清楚将会发生什么事,只有一句‘尚在调查’,人民自然不肯接受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官方知道却不说’而不是‘官方也不知道’,他们需要合理的解释来说服自己可以维持在当下的生活状态,而不是被迫去改变。
换而言之,人们需要一个令精神安定的锚点,天魔充当的便是这一锚点。
所以在曾经经历过灾害的地区,譬如说南寒、譬如说瀛洲,天魔的声望极高。
神宫也将他列入了驱魔师的教材中,有意竖立其为精神模范,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当地人都希望,下一次灾害到来时,天魔还能继续出现。
有了这层心理依赖,就会无条件的信赖他说的话。
所以……哪怕没有任何证据表面,超过三十亿的人也达成了共识。
他是世间最强的卫道者,是对于灵气灾害最为了解的人,也是对于非人之物了解最深刻者。
在官方模棱两可的说着什么时,只有他对于发生的一切毫不意外,甚至多次提出了预警。
这意味着……天魔垄断了解释权。
面对科学无法解释之物时,这份解释权牢牢的握在他的手里。
他究竟知道多少,说出的是谎言还是真话?没人清楚!
可偏偏大家都会相信,然后尝试去验证它的真假。
因为他掌握着解释权和权威性。
所以他和唐老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引起足够的重视,他对民众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有足够重的分量。
以至于英国佬吃下哑巴亏后,根本没办法反驳,他们自己对于超凡者的认知模棱两可,也绝无可能解释清楚,更不可能与天魔展开骂战,在这份权威性之前,他们的解释和声明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该考虑的倒也不是这件事,他想要指鹿为马也没那么容易,况且……连这个白人都没杀,他也根本不是嗜杀之人。刚刚所说,只是一种可能性。”唐老眯起眼睛:“真正杀人诛心的,恰恰是最后那句话……”
秦瑶复述了一遍:“欲强者,练气修心习武为上,纯粹追求血脉兽性,终将堕为凶兽,直至人性消亡、万劫不复……是这句话么?”
“你们听不出来么?”唐老嘴角疯狂上扬:“天魔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根本是普天下而告之。”
“他说——武道方为超凡正统,而此正统……在!东!方!”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新闻(下)
“我真傻,真的……”
“我早该跟过去看你比赛的。”
“我为什么要这么刻苦的训练,这根本毫无意义。”
崔明欢把自己念叨成了祥林嫂的模样,一个劲的自我埋怨。
她忙着为正赛做准备,因此根本没时间去看比赛打‘水平低下’的海选赛。
然后嘛……天魔出现,直接一手刀劈出了现代景观。
要说出这个后现代景观,也直接成了渝州这两天内最热门的打卡地点。
你要说,有什么好看的么?好像也没有,也就是一道夸张的裂缝,但由于天魔逆转后的真力太霸道,至今也并未消散,还残留在裂缝上,裂隙上飘散着漆黑气息,靠近便觉得一股寒意。
这反而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就仿佛某些绝世高手练剑时候留下的剑痕成了后世剑客参悟地点似的,许多人都来当地打卡。
原本当天晚上官方打算紧急修缮场馆。
可有个官方的工作人员觉得填上了可惜,便自己录了个短视频作为纪念,记录了一下场景,描述了一下,自己当天的所见所感。
自从天魔现身头衔战后,不到半小时的时间,热度就已经冲上了世界第一。
他想蹭个热度,赚一点关注度,结果没想到,一发出去之后,直接引发了全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