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弗莱格的无头哑谜奈亚子自然不会去回答,知道的情报太少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任何推理。
“给出你一个小小的提示,如今的三藏是亚从者状态,那么这样的存在是如何诞生的呢?”
“你召唤了某个从者将其和三藏融合了?等等,你这么自信的话难道说你用三藏作为圣遗物召唤了从者三藏?”
“没错,从者三藏的状态可不是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是刚刚成为旃檀功德佛的时刻,一颗纯粹佛心光华璀璨,而她才是三藏最好的引路人。”
“混蛋,你这个能躺着就不站着的家伙。”
“所谓的佛法不过是自度的法门罢了,自己才能度自己我自身难保如何度她?我所能做的只是一个让她直面自己的机会,能不能度过就看她自己了,这一局我无论胜败我都能接受。”
“可恶。”
奈亚子想要深入三藏的意识之中将从者三藏给剔除出去,可是那几处幻境之中突然传来一阵力量拉扯着她令她难以行动。
“你这家伙故意不立刻破坏幻境是为了以他们为基点将我定在这里没法行动?”
奈亚子这才知道弗莱格为什么不立即破坏那些幻境了,这家伙真的是和犹格·索托斯一样从根里就烂透了啊。
“我们的战斗在于对此世之恶的争夺,而三藏的战斗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锋,此时此刻我们都是局外人,我们除了等待结果之外什么都不能做,还是说奈亚子你怕了?你开始认为人类的善良能压制邪恶了吗?”
“善良压制邪恶?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奈亚子看着突然感觉自己背后有一道视线看着自己,她回头望去那是士郎的眼神,奈亚子没有给他建立幻境,而她准备给士郎看的就是弗莱格败北的模样彻底击垮他的信心,可是没想到……
“樱,善良是存在的,正义也是存在的。”
“臭小鬼你知道个什么?”
“如果樱不相信的话,那么我就发誓成为正义的伙伴,我会保护樱和大家。”
少年眼中的火焰炽热依旧,哪怕自己化为柴薪燃烧殆尽也不想让其熄灭。
“弗莱格先生,你曾经问我仇人依旧死了为什么我还想学魔术,你问我学习魔术的意义在哪里?当时我无法回答你但是我现在已经想清楚了,现在我就立刻回答你。”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你这个臭小鬼不要说了听见没有。”
奈亚子头疼欲裂,间桐樱的人格开始反噬她了。
“我要成为正义的伙伴,我要抵抗施暴者保护弱小者,我要为了保护他人而学习魔术。”
终于,他还是走向了这条路吗?
弗莱格如此想到。
PS:今天就三更了,我要被榨干了。
第八十四章 所谓佛法
修行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三藏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
“我是被师父捡到的弃婴,师父是和尚那么我自然也是和尚,而和尚是需要念经修行的。”
这是三藏最早的时候给出的答案,而且出家人不也挺好吗?有田种还不需要缴纳太多的税务,寺内有强身健体的功夫可以学也不用上战场打仗。
和尚基本不事生产只要寺院打点的好香火丰盛,那么自己的工作也就是给香客们解签,当然如果想要更进一步成为高僧就需要对经文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佛门例行的无遮大会之上崭露头角。
所谓的无遮大会自然不是脱光光的下流集会,而是各门各派的高僧汇聚一堂把门关起来对自己家的佛法观念述说出来,然后进行一个统一的讨论以求各家佛法不要扫弊自珍让大家共同进步。
不过三藏知道这些不过是对外宣传,实际上的无遮大会在讨论经文的更进一步的时候是很少的,毕竟经文千百年来就是那么回事,后人想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在太难,那么既然不能更进一步那么就要进入下一个环节——统一口径。
华夏大地三教实力错综复杂,佛门作为外来势力实在是难以站稳脚跟,不过这么多年还能混的不错自然有独门诀窍——辩经。
佛门对外的辩经之上输少赢多关键问题在哪里?就是那些道士对自家典籍看得太重,而佛门则是隔三差五就开无遮大会,到时候大家统一口径对外辩经的时候也就方便了许多,不至于向道门那些牛鼻子一样说的话不同门派和不同门派互相矛盾。
如此一对比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三藏自然不可能当一辈子的小沙弥,她也读经辩经,主持爷爷倒也偏爱她经常带她去无遮大会,所以三藏的见识也不少渐渐地她也有了名声。
有名声自然是好事,这意味着自家寺院的香火会鼎盛起来,每当一枚枚铜板落入功德箱的时候全寺上下的人都乐在其中,三藏自然也是如此。
“江流儿,你真的打算出家吗?我之前一直未曾让你落发便是不想让我的意愿强加在你身上。”
“弟子愿意出家。”
三藏跪在主持的面前想让主持给她剃度,虽然不能留头发比较可惜,不过三藏自认自己离了寺院也没法在这大唐生活下去。
她一个女人到哪里去工作?
“那你出家的理由呢?你还有大好年华。”
对于主持的问题三藏知道不能回答“恰饭”之类的低俗话语,然后她就撒谎了。
“我想钻研佛法拯救苍生。”
反正还没出家没规定不能打诳语不是吗?而且拯救苍生这个命题太大了,就算没有实现主持也不会怪罪我的。
三藏的算盘打得很响。
“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宏愿,当年捡到你的时候便觉得你是天生的佛子,看来我还未老眼昏花,进入之后我赐你法号玄奘,明天我带你去官府走手续弄来度牒。”
“那剃度……”
“留着吧,若是剃了头发就能尽去三千烦恼为师早就去西天混个罗汉果位了,你若真的能成佛三千烦恼自然退去。”
主持……不,师父正是收徒之后三藏便开始研读经文,毕竟经文并不枯燥反而还有许多佛祖未成道之前的趣事,而且拯救苍生多多少少也要装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