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头看时,李恪觉得,这王宫堪比自己的王府,到了内头,才发现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他的王府建造时,是妹妹帮他设计的,其实也动用了大量物力,内中堪称一座有山有水的名胜景区。
这王宫占地亦广,内中却到处都铺满金银,珠光闪耀,金炉瑞蔼,每一处柱子都贴上金箔,感觉上,便是走在了一座豪华的黄金屋——
第422章 彩织彩裳、莫失礼数
这黄金、宝珠装潢而成的王宫,若是在大唐,可以说是庸俗透顶,其格调不值一提。
但是在这里,却是显得理所当然,仿佛富贵之家,就应该到处都是镶金缀银。
其实在吐蕃的时候,大抵上也是如此,那些突然暴发起来的佛寺,也是处处金箔,金光闪闪。
路上又有许多宫女,谨小慎微,进入内殿,只见一名肥胖青年,身穿缀金丝大黄长袍,头戴鸟环金冠,身边二女涂脂抹粉,案前大鱼大肉,其前方又有歌舞。
“参见国主!”丞相上前施礼。
那大黄长袍的肥胖青年道:“丞相你来了啊!这位就是大唐来的使臣?赐座,丞相也坐吧。”
李恪笑道:“多谢国主!”随着和煜在两侧案后,席地坐定。
那年青国主转看向李恪,道:“听闻东土大唐地广人多,不知国土比起我昆漠国,要大上多少?”
李恪笑了一笑,道:“略大一些。”
年青国主道:“可有三个昆漠国大?”
李恪不由得又笑了一下,见那和丞相也不说话,于是答道:“还略大一些。”
那国主大吃一惊:“莫非有五个昆漠国大?”
李恪笑道:“差不多,差不多!”五个昆漠国与大唐“十道”中相对最小的一道,有可能差不多吧?
那国主却已是感叹道:“早就听说,东土大唐乃是泱泱大国,这么大的土地,怎么管得过来?就不知大唐国中百姓之富贵,与我昆漠国相比如何?”
李恪道:“这个……”
和煜在一旁拂须微笑:“蒙主上洪福,我国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处处锦绣繁华,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过大唐终究是地产丰富,兵强马壮,想来应当不输于我昆漠国。”
那国主哈哈大笑,道:“我昆漠国能够有此太平富足,也是多亏了丞相之功。对了,听说唐使是要往女儿国去,不知你们到女儿国去做什么?”
李恪便将“替太子迎亲”的话,又说了一遍。
那国主惊道:“天仙下凡的女子?女儿国中真有如此人物?”不由得转看向和煜:“丞相,要不我们也派出使臣,往女儿国去看看?”
和煜道:“这个……陛下,女儿国路途遥远,我昆漠国虽国势浩大,妖魔惧伏,但一路上,毕竟是我国无法管控到的外域野邦,若是往女儿国派出使臣……这使臣恐怕是难以走到女儿国。”
那国主不豫道:“既然东土大唐都敢派出使臣,千里迢迢前往女儿国,为何我国做不到?丞相与众官时常夸耀我国国威浩荡,莫非是在骗朕不成?”
和煜拱手道:“岂敢?只是一来,这沿途多有不懂事的山精野怪,在离我昆漠遥远处,不知道国主天纵英姿,难免看轻我昆漠使臣。
“二来,我昆漠国中,本就美女众多,又何必求于女儿国?东土唐国是因为自身国中无美女,方才不得不行此下策,派出使臣远赴千里,求取美人,我昆漠之国若也如此,岂不显得我国与唐国一般,国中无美女不成?”
立时间,那国主两边的女子全都不依起来,缠着那国主不断撒娇,那国主被缠得无法,赶紧道:“也对!也对!”
李恪亦是笑道:“丞相所言甚是,国主身边已有美人,不知多少人为之羡慕着呢。”
那国主不由得也得意起来,便令身边人赐酒赐宴,与大唐来使一同大吃大喝。
酒足饭饱,李恪与和煜一同离去,出殿之后,和煜有些过意不去,转身朝李恪拱手道:“我家国主常年待在深宫,对外界之事了解不多,所识有限,让阁下见笑了。”
李恪笑道:“还好!还好!”他算是看出来了,那国主固然是井底之蛙,但这种局面,分明也是这位“和丞相”制造出来的,如此一来,这位丞相才可以真正掌控这昆漠国。
若是那国主真的天纵英姿,知晓天下局势,这位丞相反倒麻烦。
当下,他们一同到了外殿,和煜取来国印,在通关文书上盖好印章。
武媚娘与李丽质手牵着手,一同走在昆漠城的路上。
昆漠城中,区域的划分还是还明显的,一些区域古破肮脏,住的都是底层的贫民,一些街道则会好些,人来人往,相对也比较热闹。
还有一些明显就是城中贵族所居,这里的楼阁精致豪华,店铺里卖的,也全都是这里的上等货。
她们在那片豪华但相对冷静的街区逛了一会,只觉得颇有一些无聊。
—来她们包裹丢失,只有宫晴月还随身带着一些银两,虽然给了她们,让她们前来购物,但银两并不太多。
二来这里的“上等货”,她们也实在是看不上,对于大唐里真正的世家名门来说,这里的金银之物,并不能显出富贵,反倒显得庸俗。
便是这里的织锦,原本就是从东方传来,偏偏金丝缀得太多,看似充满贵气,但全无美感。
而那些店主认不得她们,虽觉得这两位小姑娘颇为貌美,不免多看几眼,却也都是摆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架势,仿佛肯让她们进店看看,就已经是极给她们面子。
于是她们干脆便离了这一带,到平民生活的闹市去。
这里的所谓平民,实际上已经算是稍有一些资产的小市民了,多少有些属于自己的田地,平日里粗衣布裙也都有个几件,相比起贫民区的一顿饱一顿饥,以及城外那些几乎等同于奴隶的佃民,平日里的生活,终归要好上一些。
对于武媚娘和李丽质来说,这种地方,倒还更为新鲜一些,那些五颜六色的毛织,也让他们看得稀奇。
毕竟,这里的上等人极为重视的锦缎,对于她们来说见得多了,全不稀罕,这里不被看重的彩色毛织,她们反倒见得少。
毕竟在长安城,有钱的人穿丝绸锦缎,没钱的人穿布衣甚至是麻衣,毛织确实是比较少见的,只在西域比较流行。
而西域因为大大小小的国度,起起灭灭,毛织技术并没有多少发展,不像这里,大约是因为底层生活相对封闭,自行完善,竟多了一些外界所没有的织染工艺,其中一些好的,看上去竟更显优雅漂亮。
她们到了一家在这片闹市间,相对高档一些的衣铺,店里的老板娘看出她们不是一般姑娘家,殷勤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