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水镜,灯莹可以看很多的东西,虽然局限于范围限制只能看见天守阁内的景象,但已经足以让灯莹看透很多东西,比如芦名家的军械库,粮仓,水源,各处机关,还有许多机密文件。
如果把这些拿出去卖给周边的大名,相信他们会抢破脑袋,换得一笔巨款,而芦名氏会遭到灭顶之灾,当然灯莹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她也不缺这点钱。
灯莹之后还带着音叶跑到鹤城的边边角角,去再那里使用水镜,灯莹发现果然如她所想,可以看见鹤城外面的景象,这个水镜是以她为中心看外界的,并非锁定在鹤城里。
而且它的范围也不是单纯的圆心向外扩散等距的半径,而是不规则的范围,似乎会受到建筑物、结界、地形等等的影响。
可惜灯莹无法出去做更多验证,现在天守阁与鹤城还处于严格的戒严状态,灯莹无法出城去。
等到灯莹回去之时,却发现不对劲,她的房间门虽然关着,但灯莹却发觉细节处有什么不对劲,似乎有人进入了自己的房间,而后又把门掩了回去。
因为最近下毒刺杀还有窥视这种事情特别多,灯莹也留了个心眼,既然对方神出鬼没不会被法术侦查到,那就用物理手段。
灯莹在门框下面夹了几丝自己的头发,青色的发丝对于别人来说并不明显,不仔细检查门很容易忽略,即使看见也可能会认为是正常脱落的头发。
但是只要一拉开门,头发的位置就会变动,灯莹每次出门都会注意头发的位置,在陌生的环境里由不得她大意,现在灯莹就发现了,头发的位置变了。
“音叶小心,准备战斗,里面可能有潜伏的敌人。”灯莹拿出青行灯,音叶也掏出祝铃,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暗示已经做好了准备,灯莹一把就拉开了门。
与预想中的不一样,并没有人趁着灯莹开门时袭击她,也并不是门后空无一物,敌人潜入在暗处等待,门后面就有一个身披黑袍的人,端正地坐在房间的正中间。
灯莹惊讶的看着这个人,他似乎并没有敌意,而是故意进来等着灯莹,见门开了,他也只说道:“你们两个进来吧,把门关上,不要让别人看见。”
“盛隆大人?”灯莹一听他的声音,这真是个意料之外的人物,她和音叶进门关上了房间门,反正这么薄的房间门也拦不住她。
来人拉下兜帽露出真容,确实是盛隆没错,他神色复杂地看着灯莹,灯莹也就坦然做到了他的对面,“盛隆大人,专程前来,有什么事情指教啊?”
灯莹想先听听他怎么说,盛隆和自己过节这么大,还专门来找自己,那肯定是有什么事情,灯莹可不信他专门隐藏身份秘密前来,是因为寻常的事情。
即使他真对自己不利,灯莹也不怕,反正盛隆估计打不过她和音叶连手,除非他调动芦名家的大军,但如果是那样他也没必要专门藏头露尾地来灯莹房间里了。
“嗯,我有点事情来问你,关于这次事件的。”盛隆纠结地说道,似乎不知道怎么说开场话,单独面对灯莹让他觉得很尴尬,但犹豫了一下后他决然说道:“之前是我说话太冲了,关于这点我向你道歉。”
“啊。”灯莹明白了他为什么要藏头露尾地单独过来见她,而不是直接召见,是因为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灯莹低头,有事请灯莹帮忙却拉不下面子,没有办法,只能私下过来说。
“算了吧,别说道歉,你心里根本没有道歉的打算吧?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灯莹平淡地说道,这种没有诚意的道歉不要也罢,她更想听听盛隆自己的想法。
“我想听听你关于刺客之事的猜测。”盛隆也不矫情,他直接问道。
“虽然我也很想知道,可惜我只是个外人,一个小神社的巫女能懂什么呢,我说到底只是个送信的。”灯莹推诿道。
“不,既然父亲大人这么推荐你,说出了问题可以直接问你,那你一定是知道些什么,我想,你其实不是千鹤山的巫女吧?”盛隆说道。
“您是怎么看出来的?”灯莹完全没有否认,等于默认了他的猜想。
“父亲大人不会无的放矢,他说可以请教你,就说明你绝对不是普通的巫女,而且我也没见过正常的巫女是你这个态度的。”
第164章 与盛隆的谈话
盛隆并不是一个聪明人,至少和灯莹看过的那么多高瞻远瞩的领袖或者英雄比起来,他只能说是个俗人,不过他至少还知道审时度势,知道应该相信芦名盛氏,知道暂时低头。
“让您遗憾了,虽然您猜的很对,我确实不是千鹤山的巫女,但是我也不知道这几次事情幕后的真凶是谁,毕竟我只是个外人罢了。”灯莹老实说道,说实话她不久前甚至认为下毒是芦名盛隆下的。
“我不关心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外人也没关系,请你说一下你知道的,还有分析和看法吧,也许对我有帮助,毕竟你旁观者清,而我有可能被什么东西给蒙蔽了。”盛隆说道。
他的话里有一句引起了灯莹的注意,盛隆说他有可能被什么东西蒙蔽了,也许正是因为他察觉到了这点,所以才来向灯莹低头。
灯莹也不计较之前的事情,把自己对音叶说的大部分都跟他说了一般,当然灯莹怀疑是盛隆下毒这部分自然是没说的,改成了对方有可能是故意让毒被发现,让盛隆因为食品安全而被众人质疑,因为是盛隆坚持要每天送饭菜进去的。
“这样吗?这确实是一个思路,原来如此,我之前怎么就完全没想到可以这样呢?”盛隆沉吟道,灯莹的话给他打开了新的思路。
盛隆和灯莹交流了之前的看法,灯莹发现他的思维与自己有很大不同,甚至可能有很大误区。
他觉得下毒就是试图暗杀芦名盛氏,失败只是因为刺客用毒水平很差,不足为虑,刺杀义广只是那几家名门之间的矛盾,盛隆可以不去管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这么佛系的看法无疑是坐以待毙,这不只是盛隆他自己不够明智聪慧,甚至应该是有人刻意误导了他,灯莹一问,盛隆说是他的家臣团说的。
这里的家臣团指的并不是芦名家的家臣团,而是盛隆自己的私臣,他从二阶堂家那里带来的亲信,也就是说,他的身边有可能被渗透了?
灯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问道:“盛隆阁下,您之前多次想要写信前去询问盛氏大人的意见,请问这是您自己的打算,还是有人建议的?”
“呃,是有我的首席家老高松的建议,他说我经验不足应该多向盛氏大人请教,还说我应该多借他势以提高自己在芦名家中的权威和正统性,我觉得他说的也没错吧?”盛隆说道。
也许是因为刚才灯莹给他的分析很有道理,盛隆开始相信灯莹了,把许多他团队内部的事情都和盘托出。
“那那天您即使知道盛氏大人的命令是不可打扰,也坚持要写信进去,也是那个高松的建议吗?”灯莹又问道,虽然那时候并没有人对盛隆说话,但完全可以靠传音提醒。
盛隆脸色一下黑了起来,他看着灯莹,似乎在犹豫着,一边是他一直信赖的家老,一边是与他有矛盾的灯莹,这时候该相信谁似乎不言而喻。
“盛隆阁下,偏听则暗,灯下黑您有没有听说过?”这时灯莹劝说道,让盛隆感觉一惊。
“你在怀疑高松?”盛隆脸色很难看,如果他听信了灯莹的话,又怎么知道这个和他有矛盾的小巫女是不是在忽悠他,如果信错了,他可就亏大了。
“不一定是他,现在线索太少了,就是为了确定真凶是谁,也为了排除这些人的嫌疑,我才问您的,您也正是因为察觉到了不对劲才来找我的,不是吗?”灯莹反问。
她确定,盛隆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才会改变态度来找自己,他这么骄傲的人,轻易不低头,让他主动道歉比杀了他还难受,这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听了灯莹的劝说,盛隆沉思一下改变了态度:“确实是他传音提醒我,说父亲大人的信有可能是假的,你们可能暗害了父亲大人,然后伪装他的字迹写出手信拖延时间,让我去写信确认安危。”
果然如此,灯莹就是怀疑这件事情有猫腻,因为盛氏明确说了不可打搅,盛隆还要坚持写信,即使他的智商并不是特别的高,也不会这样缺乏基本的判断力。
有人故意诱导盛隆的思维走向误区,而且这个人说得有理有据还是他的亲信,现在灯莹知道了,这个人就是高松,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想故意干扰芦名盛氏的仪式,造成他续寿失败。
但那天灯莹拒绝盛隆以后,他没有再继续坚持写信,说明他也可能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而及时悬崖勒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