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起身拜别,走向山下,随后来到湖心亭,与师弟李斯告别,他们同是荀子门生,数年的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基……呃……是友情。
“师兄你要回韩国了!”
李斯心思缜密,早就看出了韩非的离意,送上柳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柳”、“留”谐音有关,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而已。
同时柳具有祛祸辟邪的作用,古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出行遇凶”心理,且古代交通不便,古人远游便多带有生离死别的成分。
远行的人们在告别亲友前往陌生之地时,都会带上亲友赠送的象征惜别的吉祥物——柳条。
韩非微笑的接过柳枝,略带惆怅:“是啊,该回去了!”
李斯看着韩非,惋惜道(bdbf):“韩国是七国之中最弱小的,以师兄的才华,实在是有些可惜。”
“没办法啊!”韩非无奈一笑:“那是我的国,也是我的家。”
李斯与韩非一同转身,遥望山水:“出生在帝王之家看来也未必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也许吧!你呢,有什么打算吗?”韩非转头看着李斯道。
李斯谦虚道:“师兄之才十倍于我,可以挑最弱的,我准备去七国中最强大的屋檐下,碰碰运气。”
韩非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你要去秦国。”
李斯点点头:“师兄见笑了,李斯比较现实。”
“梦想说起来很美,但非常脆弱,现实一点好。”韩非心中一叹,这个道理他何尝不明白,但他的身份,注定他只能走上这条道路,因为他韩国有他放不下的东西,所以他别无选择。
说着,韩非丢给李斯一块石片,李斯接过一看,想起少时无忧无虑与韩非一同打水漂的日子,笑道:“只有依靠秦国,我才敢与师兄一较高下。”
两块石片在水中带起一片涟漪。
韩非心知今日一别,在见之时,只怕再难推心置腹,但还是洒脱的说道:“所以,下一次见面,我们就是对手了!”
“希望不要再一次让师兄失望。”
韩非闻言,认真道:“那就说好了,不能因为顾虑同门,而手下留情啊!”
李斯对着韩非一礼,肯定的说道:“绝对不会的,师兄放心。”
韩非挥挥手,将柳枝随意的插在肩头,潇洒转身,大步迈过长长的走廊,踏上了了回韩国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