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2 / 2)

🎁美女直播

同时,VR虚拟实景里不会显出“只旁听”者,“只旁听”者也不能说话。

“现在,就请各位总监,欣赏一段来自外星文明的礼物。”

沃尔顿站在一边。

于是那太空站对未知外星晶体的照片一暗,变成屏幕的样子。

最初就像那晶体被点亮一样,屏幕里忽然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裂成一排,旁边另有标准。

“首先,我需要简略地介绍一下,这种生物的‘视觉’所能识别的‘可见光波段’与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可见光波段’并不同,详细可见报告的第三十六条。”

罗伯特·沃尔顿解释道:

“人类的眼睛只能接收可见光。但它的眼睛可以接收从无线电波到紫外线的全部波谱。因此,他们看到的世界要比人类看到的世界更为丰富多彩。”

工程人员发现在那个程式里,精准地使用了表明为无线电波与紫外线的编码信号。但人类是看不到无线电波和紫外线的,就只能转码成人类既有的颜色信号编码,使用局部亮度和局部对比度的变化进行区分,好让人们可以模仿异物的视觉。

这里面的工作量惊人。

“所以,各位总监,正如表中所示,视频中一切深红色其实是无线电波,视频里一切深紫色其实都是紫外线。”

话音落下的时候,屏幕里,一片液态的粘稠的海洋忽然就亮起来了,万物迁流变化,还有类似云彩的东西,正在不停地浮游。

最初是黑白色的。

“我们的科学家们猜测,这所显示的应是一个类似木星或土星的气态巨行星。而这视频则叙述了一段不同生命的起源。”

沃尔顿一边说。

居间惠一边听,一边翻说明文档,一边注目那无边的光怪陆离。

黑白慢慢地、便有了诸多其他的色彩,人们猜测那是在叙述这种外星生命逐渐取得诸多视觉的过程。

上千万的怪异的结晶,就像积木似的,不停地尝试互相拼成诸多不同的样子,还有许多长条状的细菌大小的东西,好似游蛇丝絮般在这温暖的海洋中游曳。

清者上浮,浊者下沉。

它们是在由氢氦组成的类木巨行星的大气层中诞生的,在那大气中成长。阳光下显出不同颜色的云层就像波浪一样在那气态巨行星的风中不停地翻滚。

人们看到,那些微小的生命们也同样遵循随机变异与适者生存的发展。

它们不停地组装或变化成其他的样子,好适应这危机四伏的星星。

“它向我们展示了两种进化路线……一种是不停地在同等体积下在加剧自己身体的复杂程度,但这样,它们就会变重,一旦变重就会逐渐向更底层液态金属氢的海洋中掉去……之后,液态氢海过高的压力与温度就会抹煞它们的生存。”

罗伯特·沃尔顿说到这里的时候,人们正看见屏幕里,有如沉重的线球的物体,已经不停地将自己拆解,却无可奈何地,越来越低,越陷越深,直到在液态氢海洋中消失不见。

“而另一种则是轻盈的。它们不控制自己的体型,不停地增长自己,于是便会在那类木巨行星表面超过每秒一百米的狂风中无影无踪。”

而那则是屏幕里如同云一般庞然的复杂的巨物,好像绵延的白云!

可突然一天飓风之起……它便在那无际的大气中被迫漂流,很快就被撕裂了。

这是在同一种进化枝下的不同的分叉,它们不停地区分自己,有的造出了滤食器官,有的则取得了更强的视觉。可它们都难以仅靠自己克服这巨行星中无穷无尽的危机,更无法克服那不停撞击母星的微小星体。

于是视频里,这一切繁华昌盛的不同类别的生命……最终选择了相与为一。

轻盈的云和沉重的铁块彼此相依,将各自的身体拼接在一起,于是它们最后就成功地像一把降落伞一样,在这云层中维持了稳定,从而睁开了它们感知群星的眼睛。

于是它们总算从云层中逃出,慢悠悠地上浮,直到那可以看见群星的位置!

在气态巨行星暴风的吹拂下,悠悠地注目那灿烂不可思议的……太阳。

视频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人们目目相觑,不知道这外星生命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信息。

南极的总监雷思诚这时出声:

“你们可以凭此确认它们的坐标吗?”

纵然还不曾能脱离太阳系,但人类已经构建了大部分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银河星图。

靠着星图,与那从巨行星上看到的星空进行对比,就能得出初步的结论。

其次则在于太阳的性质,靠着太阳的性质,也可以缩小恒星的搜索范围。

“AM正在计算中,确认的结果……刚好出来了。”

罗伯特·沃尔顿接到了一条紧急讯息:

“那颗恒星离我们很近,只有十光年。在座的各位也定有知道名字的。它的名字叫做波江座ε,又称天苑四。”

“那么,你们认为这波江座晶体……姑且我先称之为波江座晶体……”居间惠在这时候发言了,“来意是善是恶呢?”

“姑且,我们认为它是善的。”

沃尔顿说道。

“因为这种行为,这种把自己的演化路线透露出去的行为,人类也做过,我们认为是传递善意的行为。”

这是当年在冷战太空竞赛的背景下,旅行者1号时候的事情了。

当时,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个名为旅行者1号的探测器。在旅行者1号上携带有一张金唱片,上面刻录了大量关于地球与人类的信息,包括人体的形状,多种大自然的风的水的声音等。

大约2004年的时候,旅行者1号已经离开了太阳系,远赴星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