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翻看一眼,露出一丝喜意,然后也没有离开,而是径直坐下来,盘膝坐在地上。
地面乃是厚厚的木板,光滑整洁,有专门的僧人打扫,地上还星罗棋布的放着蒲团,可以供人坐下来翻阅佛经。
萧月生坐在一个蒲团上,心神倏的一静,周围一切完全隔离,斩断俗缘,舍弃了杂念。
随即,他翻开了手上的黄绢,一页一页的翻看,看得极仔细,脸上露出赞许神色,不停的点头。
黄绢册子共三十六页,他虽看得仔细,却也很快,一会儿的功夫便翻完了,掩卷而思,脸上满是赞叹神色。
前人智慧高深,自己还是差得远呐!他不由感慨,少林的绝学果然不俗,金刚不坏神功,名不虚传。
只是,这金刚不坏神功虽然精妙绝伦,修炼起来,却也艰难万分,首先,需得浑厚无加的内力。
无论什么神功,内力皆是根基,像是武林第一剑法六脉神剑,若是内力不够,强自修炼,无益反损,能将自己练死。
而这金刚不坏神功,怪不得要放到那么高的地方,藏在其中,难以发觉,即使轻功绝顶,也看不到此书。
如此看来,少林寺中,能修炼此功的,寥若晨星,一个也没有,也是大有可能的。
……
他身形一飘,将黄绢册子放回去,然后一晃,蓦然消失在藏经阁中,来去无形,仿佛从未出现过。
他乍消失,一个人影缓缓而来,身形瘦弱,脸庞苍老,仿佛一阵风能吹走了,是个老僧。
萧月生若在,一眼认出他便是少林的扫地老僧,一身修为奇高,由有相返无相,少林之中无人可及。
老僧缓缓而来,步履沉滞,仿佛不通武功,来到书橱前停下,慢悠悠抬起头,望向萧月生放回黄绢之处。
他忽然一动,倏的跃起,宛如仙鹤冲天而起,翩翩从容,不带一丝火气,与他的苍老瘦弱迥然有异。
抽出黄绢册落到地上,他翻看几眼,眼中闪了闪,悠悠叹息一声,再次一跃而起,重新将黄绢册放回。
青衫一闪,萧月生出现在自己的卧室内,忽然扬声道:“雪晴,过来一下!”
如今,已经是午夜时分,这一嗓子柔和,清晰传入方雪晴的屋子,其余人没有听到。
他乃是以千里传音之术所传,将内力束成一条线,直直穿过阻碍,传到方雪晴的耳朵里。
他脑海中的元神之球一旋,看到了方雪晴,准确定位,而不会弄错,一下把她弄醒。
方雪晴正在梦中,看到了萧月生面带微笑,将自己拥在怀里,温暖而安全的怀抱,自己仿佛融化了。
“雪晴,过来。”他在自己耳边喃喃轻唤,热气呵在自己耳朵上,一直传到心里,浑身更软得厉害。
“雪晴,过来!”声音忽然变大,她一惊,醒了过来,猛的坐起来,掀开锦被,露出一身雪白的中衣。
她侧耳一听,按着怦怦跳的心口,没有马上出去,柔声道:“公子,我就来!”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烫的厉害,想必也红得厉害。
片刻过后,她长吁一口气,调好的心绪,才推门出去,来到萧月生的屋子。
“公子?”她推开门,又挑帘进了内间,见萧月生正坐在轩案前,青衫整齐,显然没有上榻。
“雪晴,笔墨侍候!”萧月生抬头看她一眼,又垂下眼帘,静心参悟金刚不坏神功。
方雪晴被他温润目光一照,心下一虚,忙不迭的点头,白玉似的脸庞腾的一下子红了,仿佛抹了一层胭脂。
……
她忙低下头,手脚麻利的摊开的素笺,压下玉镇,然后倒一些茶水到砚里,轻轻研磨。
转眼功夫,墨已研好,对微阖眼帘的萧月生轻声道:“公子,好了。”
萧月生“嗯”了一声,身上忽然金光一闪,随即又隐去,方雪晴被晃了一下眼,惊诧的望着他。
这一会儿功夫,萧月生已有所悟,初有心得,进入第一层境界。
此功境界极深,乃是佛门奇学,若修到最高境界,可肉身成圣,金刚不坏,直登彼岸。
萧月生学的是道家,太清玉霞紫映观上经虽与佛家的观法相似,却是正宗的道家之法。
佛法渊深,道法精微,颇有相似之处,皆追求道之存在,只是两者目的不同,一者超脱苦海,以达彼岸,另者长生不死,永驻世间。
佛家十万八千门,门门通大道,有部与空部俱存,金刚不坏神功,便属于有部,与道家倒有几分相似。
萧月生提起笔,沉心静心,笔走龙蛇,速度飞快,转眼功夫,一幅图谱呈现在方雪晴跟前。
上面是一个人盘膝端坐,双眼微阖,双手在丹田结印,庄严肃穆之气扑面而来。
图下写有四句口诀,以小楷写成,每句十二个字,端雅古朴,字义玄奥,一时之间难以揣度。
她轻蹙眉头,拿起纸镇,把这张素笺揭起来,轻吹着气,将其晾干,一边揣摩着这四句口诀。
她心下明白,能被公子如此郑重其事的抄录下来,必是了不得的武功,寻常人难得一见。
萧月生抬头看她一眼,笑了笑,不置可否。
见他如此,方雪晴心中了然,公子是默许自己观看,又望向下一幅,很快又写完。
萧月生画出图,再写出口诀,速度极快,人物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人在其中演练。
……
不一会儿的功夫,三十六张图谱画完,萧月生放下笔,接过方雪晴递上的白玉杯,轻抿一口。
“你明天就去丹阳郡主那里,带着这个。”萧月生指了指被叠在一起的图谱,温声道:“这是少林金刚不坏神功,依你的内力,可以试着修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