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月生轻轻一抖,这条巴掌长的鱼倏的飞起来,在空中划过一道曲线,钻入水中,消失不见。
“仪琳妹子,这是一条鱼,对人无害,自然放去,若是遇到一个坏人,你欲如何?”萧月生问。
仪琳想了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众生皆有佛性,善加引导,总能度他。”
萧月生苦笑着摇头,哼了一声:“妹子,佛家也有降妖伏魔,那些恶人,若是纵容,只会害更多的人,仅是想救一人,而害多人,就是慈悲为怀了?!”
仪琳沉吟不语,明眸闪烁,若有所思。
每次见面,萧月生总要跟仪琳说这些,想要影响她,心慈手软,必吃大亏,他难免担心焦急。
“妹子,大哥何时害过你?”萧月生摇头道。
仪琳忙道:“不是,大哥,我下不去手……”
萧月生笑道:“你若下不去手,不必亲自出手,只吩咐下去,自有人执行,你已经是一派掌门了!”
“嗯,好罢。”仪琳点点头。
萧月生委实无奈,苦笑一声,不再多说,免得惹她反感。
……
瑞阳王府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坠到西山上,马上便要落下去,晚霞越发的绚烂。
王府前,十个侍卫手按绣春刀,整齐站成两排,眼睛盯着前方,一动不如,宛如兵马俑。
十人身前,身形高大,魁梧如熊的李指挥使双掌握在一起,神情镇定,从容自若,望着前方。
马蹄声很快响起,一辆马车跑在最前头,身后跟着十几匹马,皆是骏马,马上都是黄衣和尚,夕阳下光头锃亮,仿佛涂着油。
他们身体笔直,挺拔傲然,脸上神情肃穆,目光灼灼有神,有佛家威仪。
马车走到近前,缓缓停下,身后十几个骑士同时停马,一动不动,如钉在地上。
车门打开,自里面走下一个老者,身着淡紫长袍,面容威严,目光冰冷,乃是瑞阳王府上的供奉,宋老者。
他自车里下来,转过身,双掌合什一礼:“大师,请——!”
又有一人缓缓走下来,紫金袈裟,手持禅杖,头顶光亮,须眉皆白,神情蔼然,正是少林派掌门——方证大师。
方证大师单掌问讯,蔼然道:“宋施主,请——!”
两人并肩,朝李指挥使行去。
李指挥使大步流星,上前几步,抱拳道:“李安宁见过大师!”
“李施主有礼。”方证大师竖单掌,蔼然一礼。
几人寒暄几句,不再多客气,他们各怀心事,实在没有心思,直接进了王府之中。
……
夜幕降临,王府书房之中。
牛烛熊熊,宛如白昼,方证大师坐在榻前,微阖眼眸,右手三指搭于瑞阳王手腕处,一动不动。
李指挥使与宋供奉盯着他,神情紧张。
片刻后,方证大师放下瑞阳王手腕,眼睛却一直闭着,没有睁开,一动不动,头微抬头,似乎遥视夜空。
“大师,王爷可能救得?”李指挥使忍不住沉寂,开口道。
“唉……,难!难!”方证大师摇头叹息,看一眼面色红润的瑞阳王,他闭着眼睛,带着淡淡微笑,仿佛陷入美梦之中。
“那大师,究竟救不救得?!”李指挥使强忍焦躁,追问道。
第464章 登门
方证大师沉默,不急不躁,看一眼李指挥使,摇摇头:“老衲只能尽力一试。”
宋供奉忙道:“好好,大师试试看罢,即使救不得,也是王爷的运气不济。”
李指挥使沉默的点点头,眼神闪烁,脸色阴沉。
“既如此,老衲便尽力一试。”方证大师缓缓点头,脸色沉肃,宝相庄严,扬声道:“觉月,觉空,你们进来。”
“是,方丈!”两道声音响在门外,两个黄衣和尚推门进来。
李指挥使一看,这二人皆是青年和尚,身形挺拔,头上铮亮,一个俊朗,一个朴实,各具风采,身形步法一个沉凝,一个飘逸,站在身前,如渊停岳峙,气度从容。
宋供奉与李指挥使暗自一叹,果然不愧少林宝刹,人才济济,这两个和尚虽然年轻,却已是一流高手,假以时日,定能跻身绝顶高手之列。
“觉月觉空,你们且替本座护法。”方证大师道。
“谨遵方丈法旨!”觉月觉空和尚双手合什,正声应道。
“两位施主,我待会行功,需得专心凝志,不能有一丝惊扰,还请见谅。”方证大师合什一礼,蔼然说道。
“大师放心,咱们就当自己哑巴了,聋了!”宋供奉笑道,李指挥使也重重点头。
本想请他们出去,但见二人如此,方证大师明白,断无如此可能,他们还是不放心。
想到此,他微微一笑,点点头,不再勉强,转身上了榻,一手撩袈裟,一手扶起瑞阳王,盘膝坐在他身后。
双掌搭在瑞阳王背心处,方证大师沉下脸色,庄严肃重,慢慢合上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