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体一重的气血强度萃取真气,比起铸体九重大圆满的气血强度萃取的力量,这里面的差距,犹如云泥。
何况还少了天地元炁的灵机和神魂的力量。
常威以地仙近乎圆满的道行境界,瞬间对这种力量形式下了断定:早产儿,潜力有限。
一时间,他闪过一个念头:那个少女,可惜了。
身体还没有长成,体魄的淬炼更是浅薄,这种基础便去修练真气,无疑坏了根基。
他这里念头才转了转,那边山梁上,几个贼匪提着刀枪跑下来了。
常威不禁有点吃惊:这是找死来的么?
杀气腾腾模样,是要杀他常威呀!
常威哑然失笑:若是那青天之上天庭的天帝亲自出马,那也就算了。你区区几个变成野兽的凡人,是谁给的熊心豹子胆?
常威就吹了口气。
这口气绵绵密密如春风,细细的,拂柳般从几个兴匆匆杀气腾腾的贼匪身上吹过,贼匪们跑出三步,便成了一捧灰。
沿着山坡吹上山梁,绕着一块大石头一转,大石头便没了踪影,便拂过山梁,倏忽之间,贼匪尽飞灰了去。
留下两个父女,那里瞠目结舌。
李英琼最是敏感,她陡然扭头,看像不远处山坳茅庐外的那个道人,那道人正刚刚作了闭口的动作。
而李宁,则看向山下。那一股微风,吹灭了山梁上围杀父女两个的贼匪,又垂下山去,瞬息即至,席卷至小镇外,所过之处,贼人尽作了尘土,那正在攻防中的喊杀声戛然而止。
“神仙!”
父女两个对视一眼,皆又惊骇又狂喜。
他们竟然见到了神仙!
这世间,自上古以来,神迹仙踪不绝。名山大川深处,多有仙家传闻。但仙家高来高去,行踪飘渺,无数人寻仙不得。
却哪里想到,这样一座小山,这样一片寻常之极的树林,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见到了仙家。
“神仙救命之恩,不可不报。”李英琼脑瓜一动,大眼睛滴溜溜一转,拉着父亲就往山坳茅庐狂奔。
这少女奔至茅庐前,看着负手而立、衣袂飘飘的常威,纳头就拜:“愿结草衔环,以报救命之恩。”
倒是个李宁,此时懵的一脸。
常威失笑:“倒是个机灵的。”
不得不说,这女孩儿运数了得。被追杀,能跑到常威眼皮子底下来;见了常威仙迹,福至心灵,纳头就拜——对于她来说,常威可不就是个天大的机缘嘛。
但机缘这种东西,需要运数支撑。运数不足,一是很难遇到机缘,可能他们被追杀,绕着常威这里走远,明明到眼皮子底下,却生生错过。
二是遇到了也很难抓住。就好比现在的李宁。他还懵着呢。按照他此时的心思,怕是遥遥一拜,拉着女儿就走,不敢打搅仙家。
第六章 记名弟子
这就是修道士口中的缘,机缘。
又正好应了常威之前对这女孩儿的一点可惜。
所谓心中一动,因果便起。见这女孩儿毫不犹豫,生生拜倒,常威再不拒绝——这女孩儿杀伐果决,又机敏伶俐,虽然走错了路子,但现在扭转还来得及。
便道:“起来吧。”
李英琼并不起来,磕头道:“愿为神仙童仆,请神仙恩准。”
常威哈哈大笑:“好个机灵的小鬼头。也罢,童仆之言无需再讲,便做个记名的弟子,打理我这茅庐内外的清洁,可好?”
“师父!”
李英琼欢喜一拜,站起来,规规矩矩。
三言两语之间,就拜了师。李宁此时才回过神来,张嘴无言。
怎么回事?怎么就拜师了?
我该欢喜吗?该跳起来吗?
这就好像那些传说一样——某某进山,忽然遇到神仙,然后就得了什么宝物、什么仙法,看起来很突兀的样子。
但这就是机缘啊。
机缘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这样的。突兀只在表面,因果、运数,才是牵连其中的关键,凡人看不到罢了。
要说这里的因果关系,第一层无疑是常威刚刚那一丁点可惜,心动了一下,应了李英琼的运数。更深层次的,却是——常威如今,伤势已复,并且道行更近了一寸。
本该立即触发引信,去那禹余天先天妙境。可触发之下,方知时机未到。
他需要在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等时机到了,自然便可以去禹余天。
既然要做点什么,显然需要一个插足点。而李英琼,便是送上门来的插足点。
随后几日,李英琼父女便在这茅庐附近住了下来。父女两个自己动手,在旁边建了座木屋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