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亮。”常威竖起拇指:“我呢,计划是这样的。你用你的厨艺和餐馆入股,我拿菜入股,咱们对半分,你看怎么样?”
“过了。”刘玄德正色道:“我这样的厨师满大街都是,随便找。我这饭馆也普普通通,就比苍蝇馆子好那么点。这生意,关键是你的菜。八二分,你八我二。”
“过了。”常威学着他的语气道:“我说五五就五五。”
“八二!”
“五五!”
这生意,做到这份上来了。
两人争的面红耳赤,最终决定六四分账。刘玄德还是说不过常威。当然,能多拿点,毕竟也是好处。
说好了怎么分账,接着商议。
刘玄德道:“这菜供应怎么样?不会有问题吧?”
“我自己农场种的。”常威道:“就是量小了点,但满足这餐馆绰绰有余。”
刘玄德点头:“您还有这技术,了不起。自家种的最好,不被人掐脖子。至于这规模嘛,我老刘平凡了半生,也不指望大富大贵,能赚钱就好。”
“这店子规模还得扩大一点。”常威仔细想着:“把旁边的铺面买下来,二合一,好好装修一下。现在我农场只能提供蔬果,过一段时间还有肉类呢。”
刘玄德自无不可。
“这钱,咱们对半出。”他道。
“可以。”常威点头:“不过还有个事,怕是要老刘你去解决。”
“是安检的事吧?”老刘笑道:“在美国这边,规矩就是这么多。您这蔬菜不检验了,不打个标签,不立个品牌,怕是都没人敢吃。你放心,这方面我熟,最多半个月搞定。”
商量妥当,两人正式签了合同,就是合伙人了。
接下来无论是买铺面还是装修亦或者安检,都由老刘去处理。常威接了个电话,悠哉游哉的开车来到路口等人。
他这回出来,除了给自己找一个源源不断的小财源,支应着支出。另外就是码头的事。
没错,他打算在别墅后面的海边建一个码头。
第17章.十七章 偶然
闲来垂钓碧海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意境令常苟子向往不已。
所以他心生买船的念头,但光有船还不行,得有停船的地方。那就是码头了。
而且这事也不单独拿出来看。
农场有附属海域,虽然不大,可也有不是?农场现在算是走上正轨了,海域是不是也要利用起来?
这就是常威的另一个想法。
所以买船也好,建码头也罢,不单单是为了驭舟出海那点意境。
办事找熟人,常威仍然找到之前给他建别墅的建筑公司,一个电话打过去,这会儿要来人呢。
不多时,人来了。
还是那个大胡子白人。
两人打了个招呼,开着车一前一后到了常氏农场。
远远看到遍地的碧绿,大胡子白人只能暗暗吐槽常威有钱没处花——这才多久,什么牧草能长成这模样?他断定常威花大价钱铺的地皮。
毕竟这儿不是什么好地,铺地皮反倒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只是太费钱了,傻子才这么干。
常威没带大胡子进别墅,直接去海边。
“我之前在电话里跟你们公司说过,码头不一定要大,但与我的别墅,风格要相合。质量要好,价钱不是问题。”土豪大款,就是常威常苟子了。
两个人在海边走了一转,大胡子选定了建码头的地方,他对常威道:“常先生,码头工程量不大,半个月就可以搞定。您刚刚也看过图纸了,五万美元,您要是愿意,我立刻回去,明天带人过来。”
常威道:“一个星期,八万。”
“成交。”
送走了大胡子,常威一个人在海边转悠。海边自然是不错的,在卖掉西洋参入手大笔富兰克林之前,他就靠这儿活呢,熟悉的紧。
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小。
农场沿海海域海岸线也就不到五百米的样子,短的可怜。
几步路就到头,没得说。
但再小也可以利用起来。
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地势不错。这儿是个海湾。
大约五百米长的海岸线,半包围的海湾,就是他的海域。这就十分不错了。
如果太开阔,常威未必会琢磨开发海域。
总的来说,还是那一套。先改良土地,再种植海草,把海湾里的环境搞起来,环境起来了,高品质的海草就是最好的诱饵。都不用投苗,坐等鱼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