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将菜谱固定,专门优化出一套应变公式,根据环境和客人需求,增加菜谱适应性。
不过这种思路设计的初代公式,非常复杂。
除非是在实验室借助大型计算机,并联增加自己的计算力,否则白面鸮难以在一道料理的时间内,实时演算出这么多的内容。
“可惜莱茵生命的新处理器性能提升,简直就像是在挤牙膏,这个幅度根本带不来质的飞跃,让人没有任何手术升级的欲望。”
面对着冗长的公式,白面鸮也有一种脑子不够用的感觉。
但既然做了,也不能荒废。
她先申请超算资源,用这套公式模拟输出了大概20万个用餐环境。
这种东西当然不能直接载入脑子里面,要先消除bug找到稳定版本才行。
否则不小心脑死亡,她就变成植物鸮了。
而通过这二十万个模拟结果,她发现这个应变公式对于菜谱的改变,只从数据上来讲其实微乎其微。
换言之,很多场景的输出结果都非常相近。
是否可以合并这些结果呢?
白面鸮的想法就像很多音乐播放器,提前预设出几个通用化的参数设置。
正常人是绝对看不懂那些复杂的调控旋钮的,但是通过载入这些提前编辑好的配置文件,却能解决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
白面鸮想出的临时解决方案也是这样,只需要载入参数,那么不用过多运算,就可以让自己的完美公式拥有应变能力。
而顺着这个思路进行了一些验证,白面鸮发现确实可行。
除了超高精度比赛,或者是像厨师协会进阶考试这种重要的场合之外,三十五个专用场景,可以覆盖掉18万以上的模拟环境。
而这18万个模拟环境,足可以应对实际生活中90%以上的料理需求了。
将这三十五个配制保存,白面鸮揉着发烫的太阳穴,感慨要以普通人之姿对抗那些天才,真是太辛苦了。
但总算,这一晚上没有白白辛苦,找到了匹敌那些天才自豪的经验灵感、临场发挥、神来之笔的解决方案。
“认识了那个家伙,料理倒变得有点意思了呢……”
白面鸮脑海里闪过简短的感性逻辑。
相比起枯燥的进阶考试,为了超越父亲水平而让他后悔,此刻面对实际的料理困难,战胜它、征服它、掌握它,这个过程就有趣多了。
她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要找到怎么让完美公式与创意融合,自主去研发更多新菜了。
白面鸮感觉自己状态极佳,正想乘胜追击,宿舍外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来的是哥大访问团的带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