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体而言,社会思潮仍然是以儒为尊。
在谢雨前世的封建王朝,执政起来是外儒内法,而在本世界,则彻底由儒家做主。当然,儒家也执政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某些做法弥补自身不足。
也得亏了这个世界的儒家学派注重风骨和血气,对外战争从不含糊,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敌人也会施以重手,否则换了宋儒那一套,老早就完蛋了。
谢雨还不想去沾这些理念,但他如今也算大权在握,以他的角度而言,自然是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何况他已经有了割据一方的念头,提前执政练练手也是好事。
像税收这类太过敏感的谢雨不会碰,但作为一郡的最高执政官,可以操作的事还是有不少。
谢雨前世是文科生,基本的历史功底还算扎实,他发现这个世界有一定的水利基础和水利工程,农业发展也还算可以,便推广了深耕、沤肥、育种、耕牛繁育等技术。
发展农业是任何学派的共识,这虽说不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但推广出去却不会受到阻碍。
另外他按照记忆中的一些知识,几番探寻之下,发现这个世界也有着占城稻。
占城稻是一种良种稻,特点是高产、耐旱、早熟,不过这个稻种产地有点远,现在又是秋季,不适合播种,只能派人带一些种子过来等到来年开春种植。
其实这占城稻的特性已经有人知晓,但古代信息交流不便,技术也不到位,移植作物需要费不少力气,这方面还得让专业的人出手。
今天谢雨便打算去田间瞧瞧。
顺便,去见一群有意思的人。
“农家弟子...”谢雨喃喃自语道。
第二十二章
百家争鸣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真正主宰社会思潮的,只有儒释道三家。
这不是代表只有儒释道三家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是因为其他理念的门派都倒下了,或是解散或是被吸收。
这是一个可以将理念转化为力量的世界,因此也并不存在什么隐世门派,别的不说,招生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现在的农家弟子,实际上并不是门派,用现代的话说,大概叫做农村合作社。
农家的理念比较温和,只是主张农业,供养天下百姓,独尊儒术后也只是式微下去,理念却被传承了下来。
像是墨家和法家,当时是儒家最大的敌人,这些门派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浩然宗作为胜利者,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谢雨今天去见这群人,主要是双方觉得各自理念吻合,想交流一下发展农业的经验。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去官府一趟。
装饰华贵的马车缓缓驶出王府,而街道上早已被手下腾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这条大街上只有这一辆马车。
路过的行人纷纷敬畏地看着马车,有些人甚至还朝着马车的方向躬身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