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所察觉。
除了中军都督府外,其余大臣一遇到这种以军事为轴心的方略决断,便有些混沌
远不如对邦交国政民治种种大局有深刻的认识。
恰恰现在秦国,每一件大事都是以军事为轴心, 若避开军事只说其他大局,明显颠
倒了侧重。
整个秦国人才不少,包括军中,亦有十大将军,已经非昔日大猫三两只,小猫一大
群的局面了。
昔日只有通武侯王贲,河东郡守喜, 乃至于赢斐自己可堪一战,剩下的人基本上在
将军以下的层次。
当然,这不是说将军以下,就没有盖世大才,毕竟武安君白起就是——步一步升迁起
来的,只是秦国那时候根本没有发掘人才、培养大将的时间。
现如今十大将军, 哪一个拿出来都能独挡一面, 纵然陇西、北地需要有镇守,可关
中还有蓝田将军卫青、羽林将军霍去病、虎威将军凌统,黔中亦有黔中将军张辽,南
阳有南阳将军高顺。
只是现如今对于军队的谋划还需谨慎,王贲是否留守函谷关,, 南阳将军高顺返回
咸阳朝会, 武关安危如何?
雍城将军薛仁贵以及三川将军王离一走, 北边匈奴当如何,二十万北地镇守大军如
何处置?
黔中将军张辽离开,那桂林三郡围积的五十万南方军何去何从,对于赵佗的处理
又该如何?
刹那间,贏斐想到了很多东西,此次大朝会的轴心议题,肯定秦军东出,先攻魏还
是先灭股,以及这一次秦军东出兵力各需要多少,东出时机为何时?
凡此等等,一时间念头翻滚,竟没有能教自己满意的对策。
因为,任何-个在心头闪现出的火苗都是飘摇不定的,这种飘摇不定, 是因为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