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这个时候, 因为官职的关系,韩信与负责整个辽东三郡行政事务的萧何有了
接触,经过几次接触,萧何决定向刘邦举荐韩信。
他对于萧何的看重与赏识,心中充满了希望。在得到萧何推荐的承诺之后,韩信一
直在等待刘邦召见的消息。
然而,-等不来,再等也不来。
望若碧波滚滚的洵水,韩信清楚萧何肯定已经将自己推荐给了刘邦,而刘邦呢,并
无召见并重用自己的意愿。
韩信清楚的知道,如果连萧何的推荐都不能起作用,那就不会再有希望了。
目光闪烁,韩信又-次失望了,这一刻的失望,他才彻底的明白一个道理,靠人不
如靠自己。
"中原大乱在即,项羽北上齐地已成定局,与其苦等没有希望,倒不如另谋出路!”
从洵水的河面收回目光,韩信心头有了决定。他要回家乡淮阴,另谋出路。
一想通这一点,韩信不再停留,转身离开了堤坝,回到大营之中,封存了治栗都尉
的印绶,思谋再三提笔写了一封告辞信。
说是告辞信.其实只有三行大字:他日相逢浊酒一壶,江湖路远有缘再见,韩信留。
这份信,韩信没有注明是给夏侯婴还是给萧何的。在辽东军中,他熟悉的也只有这
两个人,也许两个人都有。
收拾了衣物,韩信等到夜色降临,华灯初上之际走了。不是他韩信不能同甘共苦,
而是辽东王刘邦没有识人之明。
风云变换的乱世之中,韩信心头有着自己的梦, 出人头地从来就不曾真正的忘却。
纵马飞驰,长长的洵水,茫茫的荒草滩,就像此刻的中原大地一样,是名士的荒地-
展胸中所学的时机。
飞奔之中,韩信转头看了一眼,已经成为一个做黑点的辽东军大营,一刹那间,心
头有苦涩泛起,心有不甘, 趁着夜色而走,告辞信在片刻之后,摆到了萧何的案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