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排名会因为教师考核等因素而发生变动是,所以这两个名额也不是固定的。
每隔几年就会调整一次,排名高的会顶替排名低的。
有了这条关系链,不仅可以保证有序的官吏,还能够避免各地的分院放飞自我。
此外,为了分辨主次,还有两条规矩。
第一,只有秦国的天道学宫才能称学宫,至于其它的地方只能叫做学院。
第二,天道学宫每五年更换一届。而其它地方的学院只要入学两年就能够毕业。
而随着学习时间的缩短,录取门槛与毕业的要求也会随之降低。如果有学生在毕业之后,还想继续深造可以进入天道学宫继续学习。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
简单来说,如果天道学宫相当于后世的重点大学,那么其余各地的学院就像是中学。
嬴政与北辰俩了整整一个时辰,终于将大致规划给完成。
虽然韩赵之地学院的建立于发展不需要北辰亲自盯着,但在与儒墨两家的沟通上还需要由他出面。
几日时间过后,这件事情终于敲定了。
在得知天道学宫要在韩赵两地开设分院后,儒家与墨家也都表示了支持,很痛快的同意的整个方案。并表示一定会尽力的安抚百姓,培养人才。
至于管理学宫的人选也有了结果。
去往韩国的墨家派出的是精通机关术的班大师。而要到赵国建立学宫的儒家则是请了一个大人物出马。
此人名为伏生,乃是荀夫子的一个师兄弟,同时也是七国有名的大儒,由此可见儒家对于此事的重视。
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届毕业生考核
秦国的办事效率很高,仅仅半个月的时间,秦王减免赋税徭役的命令就已经传了下去。
韩国与赵国的百姓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愣,然后便露出了疑惑与不相信的表情。与周围的人开始讨论起来。
在亡国之后,他们的心情其实是恐惧而又忐忑的。再加上长时间以来对于秦国那种凶狠的固有印象,很多人都以为日后要面对的是痛苦的生活。
但有些意外的是,秦军在攻陷城市之后并没哟大肆的屠杀,甚至没有征收钱粮或者强行征兵。反而要减免从此以后三年内的赋税徭役。这种做法,着实出人意料。
不仅仅普通百姓有这种感觉,就连那些遗留下的贵族也有些惊讶。
与此同时,罗网与秦国士兵双双出动,一明一暗相互配合。将那些不服管教行凶斗狠的江湖中人,以及那些以前欺压平民的勋贵,尽皆抓捕了起来。该杀的杀,该关的关,手段雷厉风行。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举措之后,动荡逐渐的平稳了下来。而那些原本藏在暗处煽风点火的人也不敢再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