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二人也有最大的不同,姚贾出身贫贱,父亲是魏国大梁看守城门的一个老卒。没有显赫的出身,姚贾是一步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大秦重-臣的。
而顿弱,却是燕赵世家,出身名门,周游天下入秦。
就秉性而言,姚贾精明过人长于交往,和满朝文武都有良好的情谊。顿弱却是一身的傲骨,不屑于人交往,在满朝文武之中,也只有姚贾和他有几分情谊。
李斯之所以选定姚贾,顿弱和自己一起理事,有二人执掌重权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就是他们都非秦人。
虽说,大秦囊括天下,早无秦人和外人之分,但这仅仅是明面上,骨子里依然有秦人,赵人,燕人,楚人之分。
帝国九卿,加上尉聊,非秦人就占据了四个位置,而且全都是只有文权,没有军权。
这么多年处理政事,虽然都兢兢业业,为帝国立下不世功勋。但在推行大政上,废分封而就郡县,实际上,已经得罪了无数的秦人贵族。
这种时候,除非力主依法治国的太子将闾,任何一个皇子当了皇帝,四人都有被卸磨杀驴的危险。
换一个角度讲,当年蒙恬在立太子之时无言,暗中支持扶苏,未尝没有大政上的考量。
而帝国和匈奴大战,将闾对蒙恬的防备,也不是没有自己的考虑。
毕竟,谁都想裂土封侯。
那怕皇帝大政在正确,也不得不防,更何况,主理南阳军事的老赢贲,更是秦人贵族中的显贵,早该裂土封侯。
只不过是碍于皇帝的威压,不敢言而已。
姚贾进入顿弱的庭院之时,顿弱正在拄杖漫步。
幽静的山居庭院里,顿弱扶着竹杖踽踽独行,雪白的散发宽大的布衣,身躯佝偻步履缓慢,远远望去分明一个山居老人。
“典客来迟了一步!”姚贾远远的就抱拳躬身。
“廷尉,你什么时候到的甘泉宫,李斯老儿在做什么。”顿弱虽然在骂,但脸上的惊喜却怎么也隐藏不住。
甘泉宫很诡异,诡异的让这位精明过人的典客,也忐忑的地步。
从咸阳疾驰而来,却没蒙陛下召见,就连李斯,御史大夫冯去疾,都没露面。
而甘泉宫的布防的规格,早已超过了皇帝行营的惯例。处处充斥着一股无言肃杀的气氛。
听顿弱骂李斯,姚贾心头一亮,顿弱精明如常。
二人同时执掌大秦邦交,许多习惯都是锤炼出来的,比如说,谈论大事,总要避开外人耳目,且要最好做到即或有人听见也不能辨别连贯话音。
而眼下,顿弱将他引到瀑布流泉旁边,水声隆隆,面对面说话没妨碍,但是,丈许之外,却不能分辨人声。
“皇帝行营究竟发生了什么!”顿弱凝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