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样,他都无法和披甲门脱离关系。
将闾东郡之行,曾经大战魏武卒,他就知道,当年王贲灭魏,还有披甲门的弟子留存下来。
所以,即便是知道,出行对他的身体极为不利,他也只能抱病前来,只想通过将闾,给披甲门留下最后一丝血脉。
尉聊强行托着病体,端坐在马车之上,目光欣慰的看着士气轩昂的大秦虎贲,而他同坐一车的李斯,眼看那不动如山,气势庄严的军容,不仅暗自心折:“王翦留下的果然是一支精锐之师,而将闾也是一个会带兵的人。”
李斯也同样是将闾的老师,亲手传授他为政之术,从车窗看着将闾挺拔的背影,心中平添了几分得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始终荣辱不衰的家族,想要让李家永远在大秦庙堂之上,占据重要的位置,联姻永远是最好的办法。
而尉聊将李贽当成了自己的女儿看待,甚至雁门李牧,都认了李贽当义女,虽然李牧有借李贽来巴结自己这个左相的意思,但李斯却颇为欣然。
作为大秦的执政者,皇帝之下第一人,李斯有的是渠道,来验证将闾对李牧是否看重,他是文官之首,却始终无法插手军旅。王翦,蒙武,尉聊三足鼎立,将军权牢牢的掌控在三人手中。
现在王翦,蒙武逝去,但是,掌控南阳大营的,有多了一个太庙令赢贲。
但是对一个宰相来说,也是最危险的。皇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殡天而行。
一个没有权力染指军伍的左相,在皇帝大行之后,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只有新君初立之后,他才能回归原位,但是这段时间,对他来说也是极度的危险。
很多老秦旧臣,对他和赵高的看法几乎一致,把持皇权,左右朝政,打压老秦贵族。恨不得杀之欲快。
他是大秦的功勋,但是在老秦权贵眼中,却是阻挡他们上位的奸佞。
御驾过处,万岁声此起彼伏,如同大海怒潮一般,不管抱着何种心思的人,都被这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氛围所摄。
等御驾终于停在了阅兵台,晓梦和李贽,一左一右,扈从皇帝登上高台,所有人都有点惊异了。
晓梦是帝国公主,还是江湖上的高手,扈从在皇帝身边是理所应当,但是李贽为什么有如此殊荣。
众臣看向李斯的目光,多了一丝异样。这是皇帝对李贽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李斯的信任。
嬴政走的很慢,身边晓梦和李贽尾随,等他登上阅兵台的时候,心情为之一畅。
晓梦和李贽恭请皇帝落座,众臣也按照官职爵位,一一赐座,数丈高台,寒风凛冽,三面被牛皮围堵,只留下了一面观看军阵。
而当中生着炭火盆,虽然还是挡不住寒风的侵扰,但是略胜于无。
依照各国王室流传下的旧例,皇帝应该身披战甲,亲自在军前试射,连发七箭,在登台检阅,这样即可彰显天子武功,也同时表明虽然各军自有将帅,但是,所有的军伍都有一个共同的主帅,那就是当今大秦皇帝。
不过,将闾早就通过鹰隼传书,和父皇商议过此事,这次不仅仅是阅兵,还有献俘,虽然呼延氏绝没有危害,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且,皇帝年龄以大,偌大年纪,也没人敢让他骑马,更不敢让他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