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帝王来说,总有一块逆鳞存在,而太后赵姬,监国左相吕不韦,嫪毐就是他心中的那块逆鳞,绝不允许任何人触碰,而甘罗却是当年,嬴政为了夺回权力,抹掉耻辱的牺牲品,但却从来就没想过,甘罗竟然和昌平君也有关系。
嬴政鄙夷一笑:“甘罗也是楚国上蔡人,甘氏一族,本来就是华阳太后的家臣,因为太后的赏识,才让甘茂为秦相。”
皇帝这样一说,蒙毅才明白了昌平君和甘罗的关系。
昌平君的父亲,本身就是华阳太后一脉,后来入秦为人质,在雍都生下了昌平君和昌文君两兄弟。
也就是说,虽然甘茂是秦之相国,但是却是昌平君的家臣。始终保持着主仆关系。
甘茂遭同僚向寿、公孙奭排挤怨谗,只身亡秦而去,后在魏国郁郁而终。而吕不韦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大秦左相,嬴政称之为仲父。
当年嬴政急于夺回权力,就是借用了华阳太后的外戚势力,也就是昌平君和昌文君。而昌平君为了达成驱逐吕不韦的目的,利用了甘罗。
蒙恬一声不语,心中细思当年所闻,昔年烟台子弹在赵国做人质,还没回国,又被燕王喜派遣到了秦国当人质。
当年吕不韦想让张唐出使燕国,和燕国一起征伐赵国,谋取河间之地,但是张唐不敢。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出使燕国,必定经过赵国,当年他就为秦昭王征伐赵国,赵国君臣恨之入骨,悬赏百里之地就是为了要他的人头,行经赵国,必死无疑。
他的理由光明正大,吕不韦也是无可奈何。而这种时候,昌平君为吕不韦引见了年纪幼小的甘罗。让他去劝说张唐。
吕不韦将信将疑,但也就答应了。
甘罗见到张唐,直接道:“得罪一个你得罪不起的人,后果是什么,自己去想,当年秦相范雎,武安侯白起反对,结果白起去咸阳七里死在杜迪。
你的功劳不如白起,而文信侯吕不韦比起范雎更加势力庞大,请你去劝说燕国,违命不肯起行,但是,你想过没有,文信侯想要杀你,只不过在一念之间。
出使燕国九死一生,留在秦国十死无生,还要连累宗室家人,你可要自己想清楚。
一番话说的张唐再也不敢抗命,乖乖的收拾形状起行。
如果事情到此就结束,幼小的甘罗不过是一个奇才辩士罢了,根本就得不到吕不韦的青睐。
甘罗为了完成昌平君的使命,有自告奋勇道:“请丞相借臣车五乘,先张唐一步去赵国。”
吕不韦答应了,甘罗就以秦国使者的身份先去了赵国。
当时吕不韦的意图很明确,甘罗的任务就是保证张唐进过赵国无恙。
但是甘罗立功心切,为了得到吕不韦的赏识,擅自做主,拜见赵王道:“大王可闻燕国太子丹在秦国为人质乎?”
赵王笑道:“闻之。”
甘罗又道:“大王听说,张唐出使燕国乎?”
赵王“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