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章(1 / 2)

大秦妖孽 流浪的十七少 1868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不行吗?”凰儿不屑去狡辩,但心中依然担心,这么多年生死与共,早就对他的脾气秉性了如执掌,他就是属狗的脸说翻就翻,却没想到,将闾只是真诚的看着她:“诸侯分封,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但是对于帝国来说,绝对不行。”

“为什么不行。”凰儿心中有点发虚。

将闾并没有直接回答,笑道:“治国方术,博大精深,不是你们想想的这样简单,上古年间,城池不过是一座村镇,人口不过是几千几万,而且,居民之间,少有流动,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氏族部落中才有了国家政权。

当年的黄帝统御的不过是一个部族,连国家都谈不上,只有到了殷商,才有了国家,天下之主被称为天子。

他拥有的地域也才被称之为天下,天子将天下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抵御外敌,而诸侯国仿照中央王朝,将诸侯领土分封给了公卿大夫,就变成了贵族,家国天下有此而形成,这就是封建之治,邦国之治了。

从下往上,如果公卿效忠于诸侯,诸侯效忠于天子,那就是孔丘所说的天下有道,反之,那就是天下无道。

但是权利这种东西,就像是一剂毒药,总是诱惑着公卿,诸侯去掌握更大的权利,所以,在大周后期,就演变成了公卿强于诸侯,诸侯强于周天子。

身为天子,却要被诸侯欺凌,而随之,周也灭于诸侯。”

将闾斜眼看着他:“灭大周的虽然是秦,但是,你也不可否认,即便是没有秦,大周也会灭在燕赵,魏楚齐之手,即便是小小的韩国,也有问鼎之心。”

凰儿花容惨淡,将闾轻描淡写之间,就击败了诸子百家的治国方略。

“正因为大周分封诸侯,才酿成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乱世,诸子百家各种治国方略层出不穷,但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甚至阴阳家,都无法从根治诸侯之乱,自然也就会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尔虞我诈,刺客横行,没有反抗能力的万千庶民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儒家要正名,要复礼,妄图恢复周礼,恢复三代的家国天下,但是孔丘一生却被诸侯所弃,儒家只能屈居于桑海,不得伸展,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直接说。”凰儿不满的瞪了他一眼:“不要卖关子。”

将闾哈哈一笑:“这是因为要复礼,要恢复三代之治,首先要扶持一个正统皇室,然后削夺诸侯之权,消弱公卿之权,但是已经到嘴里的肥肉,谁肯吐出去,掌控的权利,谁肯交出去,所以,三代圣贤之治,不过是孔丘的一个理想。”

“至于老聃,他师从自然,研习的是无为之道,无为就是不作为,因为他认为,家国天下才是各种矛盾的起因,才造成了如今的战乱。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需要什么家国,让庶民遵从自己的习性,如水之行,自然发展。但是,废掉家国这种事情可能吗?即便是末世周皇,也不会傻到将家国遣散,自己去当一个野人吧!”

他多说一句,凰儿的气势就消散一份。

将闾笑道:“人各有私欲,行为准则也不同,所以,帝国才废掉了人治,选择了法制,制定律法,让庶民遵守,让律法成为统一而又唯一的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来治理国家,如果有人肆意妄为,就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虽说初期制定的律法,并不完善,也有所偏单,因为制定律法的人是居于万众之上的人,但是,比起孔丘以礼乐为治,或者老聃的无为而治,却高明了不少。

至于律法中的不足,缺陷,可以在施行之中加以完善,律法虽然也有利弊,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律法对于一个国家的完整,胜于礼乐之治和无为之治。”

说到这里,将闾眸光中露出了一丝凶狠:“当今天下之所以纷争不断,就是诸子百家想要推行自家的治国方略,从而登上帝国庙堂执掌权利,但是,想要得到皇室的认可就需要消灭异己,统一号令。

墨家之劫,儒家之乱,农家之变,都是和法家争斗的结果,但是帝国既然选择了法制,而且,这种政令受惠的是天下万众,那么,所有挡在法制之前的绊脚石,如果不肯妥协,那只能灭之。”

第0535章 朝游北海暮苍梧

东皇听的心中一寒,昔日的将闾不过是个王子,虽然执掌军权杀伐决断,但却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从来没和自己说过这样的狠话。但随着他逐渐走上权力之巅,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好像不认识他一般,失望道:“你变了。”

将闾摇头:“凰儿,我没变,变得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