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九卿之位也被他排除,理由很简单,三公九卿乃是帝国重臣,谁也不想一扭头,就看到一个太监站在身边,位列其中,那让三公九卿情可以堪,说出去都是笑柄。
将闾不在乎,是因为现在他是太子,将来是大秦皇帝,不管是奴才还是官员,都是他的子民。
但是,这个脸李斯可不想就这么丢了。说出去实在太寒碜。
可是,将赵高摆在什么位置,却是一个大难题。
而最让他担心的,就是一旦皇帝顾忌赵高的脸面,重新让他变成执掌皇帝印熙的太监总管,那就得不偿失。
执掌皇帝印熙,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甚至连官员都算不上,但是,政令所出,必须要他加盖印熙,等于帝国所有的机密,全都被他掌控。就达不到将赵高驱于中枢之外的目的了。
甚至按照将闾的想法,连中车府令之职都要剥夺,将闾有这个心思,李斯倒是理解,中车府令官不大,但是掌管的却是皇帝座驾,皇帝的身体肉眼可见的衰老,而且,开春之后,还要进行一年为期的大巡,车马劳顿辛苦到了极点,他的身体能不能支撑的住,还是一个问题。
一旦在大巡之中,出现任何的意外,赵高必定是第一个得知的,而胡亥就在皇帝身边,这种后果想想都后怕。
所以这场战斗,对于李斯来说,只能胜不能输。
尉聊曾经和李斯共患难,早已成为好友,对李斯的心思了如指掌。但是,他身为掌管帝国军伍的国尉,实在不想插手民政之事。
不过看到李斯为难,也是不忍心,躬身抱拳道:“赵高虽然是大才,但是一个太监之身,掌管博士学宫尚可,毕竟博士学宫一群博士,担任的都是闲散官职,而且,帝国官吏也没大才出现于博士学宫。
但是,开考试选拔官吏之举,却不是选择几个闲散官职,而是选择治世之大才,委以重任,士子清高,让他们和一个太监为伍,等于在羞辱他们,岂肯响应皇帝的诏令参加考试。
而为了一个太监而放弃天下贤才,那也等于绝了帝国大兴之路。”
“那爱卿有何办法。”嬴政问道。
尉聊看了李斯一眼:“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难题是太子出的,还是让他想办法。”
“岂有此理,两位都是大才,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嬴政冷哼一声。
尉聊苦笑:“不是解决不了,而是这种事情史无先例,冥思苦想左右为难,还不如直接询问太子来的简单。”
解决的办法是有,那就是重新设立一个官署,专门负责考核天下士子选拔人才。
但是这种解决办法一说出来,肯定会被李斯否决,当一个开创帝国文治的圣人,对他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
而丞相之职,日理万机,李斯有没有时间办理这件事情,还是一个问题。
让他放弃宰相之职,负责这个官署,李斯也肯定是不同意的。
尉聊正色道:“这件事一个难题接连一个难题,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考核天下士子,选择贤才为官,就要在天下推行法儒大典,不是一个小圣贤庄就能够胜任的,小圣贤庄能接纳多少士子,又需要刻录多少大典才能让天下士子研读。”
听他这样一说,李斯也愣住了,这个年代录写书籍,只有三个办法,一个是羊皮纸书,一个是素帛,要不然就是刻录竹简,费时费力不说,但是成书之后的成本,就和等体积的黄金差不多。
第0089章 拖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