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狐疑的看了一眼端坐在案几之后,悠闲喝茶的夏无且,一股寒意顿时弥漫心头,试探问道:“莫非是南阳有变。”
嬴政微微点头,却没说所为何事,正色道:“朕已经下旨,上卿内吏蒙毅和上将军王贲,已经连夜赶赴南阳,而蒙恬也许十日之内赶回咸阳。
所以,朕打算调遣陇右李信暂代九原将军之职,另派南阳将军太史腾和申犰赶赴九原辅佐。不知道李斯有没有什么修补没有。”
嬴政对李斯推心置腹,好像将乌衣惈那十箱子黄金放下了,但是李斯可没放下,君臣之道犹如夫妻,相互恩爱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好说。一些嫌隙摩擦彼此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一到彼此翻脸的时候,就会算旧帐了,你当初怎样怎样,我当初怎样怎样,都会一笔笔算个清楚。
第0823章 一言可废太子
宰相是帝王之下辅助帝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商鞅变法之后,大秦才将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以左为尊,所以才有左相右相之分。
但是,自从大秦征伐中原起,帝国宰相就不在过问军务,而是专注于国政,让帝王可以从繁杂的国事之中脱身,专心处理军事。而帝王也是军权独掌。而宰相最多就是调派军粮,军械,让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嬴政用将问李斯,李斯怎么都觉得不靠谱。
不过,嬴政既然问了,李斯也不敢不回答,沉思片刻:“李信才学武功,并不输于于蒙恬王贲,也是帝国难得一见的将才。但是,他所镇守的陇右,防范的却是东胡。乌衣惈虽然臣服大秦多年,但是,他代表的却不是东胡所有的部族。”
李斯说的谨慎,嬴政却一听就明白了,陇右距离咸阳不过是千里之遥,如果这种时候,东胡起了异心,两日之内就可以兵临咸阳。反而是九原,距离颇远没有这种顾虑。
而且,这也就说明了一件事,李斯虽然收了乌衣惈的礼物,但并没有对东胡失去戒心。等同于他对扶苏也心存戒备。
嬴政微微一笑:“看样子,我对扶苏的处置,让丞相大人心中窃窃啊!”
李斯这次可不再敷衍,目光烁烁的看着嬴政:“陛下,其实这样处置皇长子,本来就极为不妥,帝国已经确立太子,昔日的兄弟,今时已经君臣分野。陛下虽然信赖蒙恬,肯定九原大军不会云从皇长子。
但是,别人却不会这样想,误以为扶苏在九原执掌了大军,给别人留下遐想的空间。也会给皇长子种下祸因。”
“朕知道你和将闾交好,但这句话是出自你的肺腑还是将闾之言。”嬴政脸色一变,凝重问道。
李斯苦涩一笑,诚恳道:“回禀陛下,世人皆看到太子对臣有援手之德,却看不到当年陛下对臣的知遇之恩,昔日臣不过是一介布衣,来到咸阳投靠在文昌侯坐下,在廷尉府当一个小吏。
嫪毐之乱后,陛下慧眼独具,让臣执掌廷尉府,这才进去了帝国的核心,成为陛下肱骨之臣。而现在已经是帝国左相。”
李斯抬头看了嬴政一眼,继续道:“这么多年以来,臣兢兢业业,虽然有点小人心思,却一心回报陛下当年的知遇之恩。”
嬴政默默点头,却没有打断李斯的话。
李斯继续道:“臣和太子交好不假,却没有自外陛下的心思,而是因为太子所思所想,皆比臣高瞻远瞩,让臣在处理帝国政务的时候,受益匪浅。
现如今皇帝陛下春秋鼎盛,臣却已经步入暮年,而太子却是少壮之时,说不定臣先一步辞别陛下,所以,即便是将来陛下传位于太子,臣早已是一冢黄土了。”
李斯的话说的很明白,将来太子继位,我这个从龙之臣在与不在还得两说,所以,谁当皇帝跟我没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