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不敢职责嬴政失德,也不敢直言太子之非,可是也不想将这种灾祸引到自己身上,所以,在四个人中最软弱的一个,皇子扶苏,就成了他攻击的目标。
只不过李斯并没有直接攻击扶苏,皇帝的家事还是让嬴政自己处理,但是这群儒生和一项痛恨的儒家,却没有放过的道理。
李斯的声音清亮而冰冷:”臣愿意在大朝会在度重申,三代之治纯属孔子的幻想。而现在大秦却实实在在的统一天下,立制于千秋万世。
淳于越言三代诸侯制,皇子扶苏请编三代王道大典,但现在都被证实,所谓的三代之治,不过是孔夫子的春秋笔法而已,不足信,不能信。所以,废除郡县制,行诸侯制之议作罢,从此不再议也。”
现在大儒一个也没说话,大臣却频频点头“彩,既然太子已经证明三代之治不过是假的,自然不能再议。”
虽然嬴政皇帝没有说话,但熟悉皇帝秉性的老臣,都看出他眼底中的一丝笑意,这一页就此翻过,废除郡县制之议将永远地沉人海底。
但是,李斯现在还没将自己从失政的天象中摘出来,如何能够放手,能够当上帝国的宰相,李斯可不是吃素的,在度沉声道:“庙堂如丝,其出如纶。”
第0027章 惊雷震天下
将闾很清楚,不怪李斯穷追猛打,荧惑守心的天象代表着帝国失政,需要承担责任的只有四个人,皇帝,丞相,太子和庶子。
现在一卷金藤让自己成功的脱身,李斯有几个胆子敢指责嬴政失去民心让上苍降下灾祸,但是李斯也不想担上这个恶名。所以,和一群大儒搀和在一起拥护诸侯分封制的扶苏,就成了替罪羔羊。
不把这个罪名推到扶苏的脑袋上,要不然就是嬴政退位,或者自己请辞宰相宝座。
几十年的辛苦打拼,才有了这个地位,荣耀帝国名留千古,厕中鼠出身的李斯如何甘心辞去宰相的位置。
谁让星象上还有一说,除了皇帝,宰相和太子之外,还有一个庶子,而扶苏只能当仁不让当灾星了。
李斯的声音冰冷带着森寒的杀机:”今日大朝会驾前议政,还这样纷纭混乱,天下民间可想而知,这其中的根源,就是妄自议论国政引起的。如今天下以定,法令出自庙堂,民应当致力于农工商旅,士应当学习法律,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避开自己不应该做的是。做一个奉公守法国人。
但是,今日儒生士子不学今而师古,非议朝政,迷惑民众彰显才具。幸亏太子力挽狂澜,才让大秦免于走上弑君的逆途。古时天下纷乱,没有律法来统治天下,才有诸侯林立。
而非议朝政以古害今,以星象之说扰乱朝政,尔等即为儒生,可知道夫子曰,子不语乱离怪神,将孔孟二圣置于何地。
天下儒生尽出于私门,现在我大秦以一法治国,但是出自于私门的儒家学士依然非法传授私学,只要官府有法令颁布,就开始以其私学非议,信口雌黄为本派私学博取名声,不尊崇本派私学的就是异端特立独行,鼓噪天下,张扬诽谤。
这种恶风如果不禁止,将国家权威置于何地,私人朋党聚结于下,六国贵族失去国家的庇护依然能够兴风作浪,全都因为这股恶风,所以,臣请奏陛下,禁止民间私议朝政,去除庙堂下议之治,是国家事权一统。”
“我靠。”将闾瞠目结舌,李斯这一招何其歹毒,竟然用国家律法让诸子百家集体闭嘴。
“彩”帝国重臣们异口同声的一喝。
一群大儒却集体噤声,没有一个人试图反驳。但是李斯却还没完,向着皇帝陛下躬身一拜:“有鉴于此,臣请力行焚书法令。”
就像是一道滑过苍穹的惊雷,所有大儒唰的一声全都站了起来,震惊加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位枯瘦冷峻的宰相。
“议古论今者,全都是以史书为根据。”李斯对一群大儒森寒的眼光视而不见:”今太子以一卷金藤,证明了所谓的史书,全都是被儒家篡改的,已经不足为信。所以,臣奏请,除了没有被篡改过的秦国史书,除了博士宫藏书之外,所有山东六国之史书,其余任何人私藏诗、书及百家论政典籍者,悉交郡县官署一体烧之。
再有以篡改之后的史书攻击新政者,斩首弃市:再有混肴视听,议古论今者灭族,官吏视不见者,连坐,法令颁布,三十日之内家有藏书不交者,罚苦役邢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