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让我一个人进去,到底想要做什么?
答案昭然若揭。
谈判,他想谈判,他想用话语、谎言和蒙骗来得到更多的东西。
呵。
果然如你所说,时间过去两年多,孙朗的剑又渐渐钝了下来。
一念及此,皇帝已经做出了决断。
朕是皇帝,朕是帝国的至尊,群臣与朕不是一条心的,孙朗回归帝都,知情者都想看朕的笑话,正如现在一般,贼子权臣守太庙而邀君王,可朕身后的那些肱骨大臣都在看朕,一旦朕表现出了些许软弱和退缩,就会在他们心中掀起蠢蠢欲动的风暴,他们对君王的忠诚可是很廉价的。
他心中微微叹息。
不过些许的抱怨和怅然随即消失无踪,他也从来没有相信过他的臣子们,心中没有抱什么希望,就无所谓失望,正因为人皆有私,臣子们惫懒怠惰,为了保证国祚绵长,他才会寻求别的办法。
——等朕完成了历代先帝所无法触及的伟业后,你们的态度乃至私心就都不重要了,朕的江山不需要三心二意的臣子,只要忠心耿耿的大臣。
皇帝缓缓道:“既是上将军相邀,朕进去就是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有资格环绕在陛下身边的除了亲近得宠的宦官和忠心耿耿的近卫之外,全都是朝廷重臣与顶尖勋贵,他们显然不与皇帝一条心,但样子还是要做做的,闻言纷纷相劝,有人还慷慨激昂地表示愿意与吾皇一同进入太庙,万一有危险,还能给陛下挡刀。
皇帝摆出一副感动的模样,先是称赞了众人的忠心,然后笑道:“这里是朕祖先的宗庙,请朕进去的乃是朕亲封的勇冠三军、战功赫赫的上将军,太庙的外面还有列位肱骨重臣,朕有何惧之?”
帝姬迟疑道:“陛下,恕儿臣直言,君王驾临,孙朗入太庙而不亲迎,为人臣者失礼,行事极是鬼祟,也许……”
皇帝摆手:“也许另有隐情,一探便知,朕意已决,庙祝,开门。”
众臣苦劝之下,君王心意已决,也不许人暗中护卫,毕竟他心里清楚,如果孙朗真有杀心,一两个高手暗中护卫,效果恐怕也极其有限,再者,既然要单独相见,今天两人所讨论的话题必然是禁忌中的禁忌,旁人听见一个字都要考虑灭口的事情,何况还从头到尾地旁听。
事实证明,一个中央强权帝王决心去做某件事情,臣子是拦不住的。
而且想拦都没有理由拦,如果说陛下微服私访或者脑袋抽风要跟人单挑的话,忠臣和清流们自然有无数个理由来进行劝谏和怒斥,但这事怎么拦?
陛下在自家的宗庙里见一个战功赫赫、功勋卓著的上将军,有问题吗?你是怀疑历代先帝护佑陛下的力度,还是怀疑天元战帅的忠诚?
所以群臣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君王独自一人走入太庙的宫门之中。
陛下严令,不许人跟随,违者以刺探国家机密的叛逆之罪论处。
于是他们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停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挖空心思去猜测太庙里发生的事情,猜测一下,那个人经历了大荒山之战后第一次直面君王,到底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皇帝走入了太庙之中。
此时天还没有放亮,夜露未散,清风微冷,身穿龙袍的皇帝缓步走在平整的白石大道上,周围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