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电缆车停在了流魂街的大门外,王辑下车。流魂街的大门关着,围墙内值班的流魂昏昏欲睡。王辑也没有吵醒他们,自己用战术霰弹枪翻过了外墙跳进街区,顺着街道一路回到了公馆。那里已经熄灯了。他自己打开门,安静地换了身衣服,然后舒服地冲了个澡,来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看看他不在的日子里,有什么新闻。没有吵醒休息的从属。
他点开了连日来的新闻。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让他吃了一惊。意柯塞汀居然聘用了一位从欧洲来的退休首相,让他在长城防区内做市长。
哦,他们这座城市已经被文明改名了,新名字叫长城防区。
(。_。)
第九篇:长城新防务 第一七四章:长城防区
公元2017年9月11日,中国提交了有关长城防区建设的若干问题。
这是第一次,防区被正式定名为长城。
在此之前,安理会已经通过了一组决议,在美国大使的倡议下,以中国为主的世界性防区建设达成了初步共识。消息放出来时已经在9月11日。
不过,根据国外某些流传的消息,真正开始洽谈共识的时间可能会更早,最早时间追溯到在播种战役结束后,中美英法俄五国可能就已经在商谈这件事。因为在9月9日,从英国唐宁街10号已经流出信息,英国愿意为上升到文明的问题,与事发国家进行真正的商谈。
9月10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有关长城防区建设的相关章程。当天晚间新闻,由中、英、美、俄、法五国外交部统一发言,表达了对人类统一战线、进行防区支援与战争补助的声明。
11日,长城防区正式成立。
一系列动作快的令人不可思议。至少王辑在阅读国外网站的消息时,看到了国外网民在惊讶,这不应当是官僚们的办事效率。伴随着防区成立,一系列的防区人口问题也被提上日程,美国提出的减刑条例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王辑对此大致做了了解:
因为灾变存在超越人类认知的不确定性,所以单纯的派军队驻扎防区,绝对是一件不明智行为。这点基本是各个声音所能达成的共识。美国对此的方案和各国相同,是进行囚犯输送和立法减刑。
简单来说,就是用囚犯在防区的战争存活次数,来抵消其判罚的刑期。假设一个囚犯被判五年有期徒刑,那么他只要在长城防区存活5次战争,即可获得自由。如果他在人类对抗外来侵略势力上做出杰出贡献,那么可能只经历一次播种战役,即可获得自由。
对此,美国议会尚且还未做出完成的贡献定义规则,先发布的减刑条例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并且多个媒体对此露出隐忧,恐怕此举会在刚刚结束的总统大选后,为分裂的国家意识的问题上再雪上加霜。目前在那里,舆论也完全分成了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认为,这个条例实际上是在破坏他们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如果囚犯可以通过在另一个国家存活就可以抵消他们本国的刑律惩罚,那他们的国家意识将被完全践踏;而另一种声音则说的更实际,囚犯可以输送与减刑,只要他们获得自由后别再回美国本土就一切都好说。因为民众认为,这些经历过可怕疫病传染、重获自由回国的人,联邦政府无法为其安全问题承担起有效的责任。
美国的问题,基本也是是英法两国的问题。不过因为美国本土曾出现过这种可怕的生物感染,所以他们的态度与措辞更加激烈。俄罗斯则稍微有所不同,他们支持减刑条例的实行,并且给予了更高的刑期兑换。一次播种战役可以抵消两年的有期徒刑。结束后他们将会欢迎所有俄罗斯民族的勇士回归祖国。
总之,目前防区外的情况依然很复杂,需要各国的政治家去解决;而长城防区内,则已经有了中国本国输送的28900名囚犯。其中有6000人被判处死刑。这些人已经被确认终生将在长城防区内作为自由民生活,永远不得离开,无期徒刑亦然。在有具体刑期数字的囚犯身上,国家则视情况进行减刑,以一次播种战役抵消一年有期徒刑为准。
目前,来自大西洋城防区的政委团队,多达1200位思想辅导人员已经抵达防区,开始了防区精神文明建设。
以上,是王辑了解到的大层面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活动的存在,正在展开。因为在安理会的防区建设意见中,除了国家强制性的调控外,还放开了防区的进驻门槛,允许任何一位地球上的人类前往防区。于是,王辑看到了很多有关防区的消息,诸多的宗教活动开始在防区出现,甚至包括非法的存在。还有一些少见的冒险家,投机人员。
这种人的数字很可怕,据目前的统计信息,防区内登记在案的总人口数,超过了15万。现象的背后理由也很充分,至少在防区不出现灾变的前提下,这里确实是自由乐土。文明相关的法律不再适用于此,防区完整的新法律也尚且没有完成,从事某些非法事业的人,理所当然的将这个地方作为交易与发展事业的首选地区。
毕竟,就目前的情况说句实话,长城防区在经济上不存在任何循环再生的可能,这里就是个资源支持的无底洞,而目环境让这里无法出现良好的商业交易体系,一切资源和使用都是免费的,有人愿意冒险来这里生活,也完全可以想象。
即使在经历了上一次播种战役可怕的肃清后,不怕死的人还是广泛存在。国家在防区只留下了3000人的常驻维和部队,其后的警察、行政等各个系统,则进行了权力的发放,各国政府会予以支持和帮助,但在成型之前不会进行干涉,以设计与文明不同的、最适合防区内的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