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昨夜根据蛮族斥候情报,贺将军连夜出击,率九千玄甲军绕过洛城,突袭蛮族粮草队伍,歼敌八千有余,夺回粮草约两万石,其余物资四百余车,并救出被俘虏的大燕百姓两万三千余人。”
萧挺冷肃的眼神扫过账内,“因数量太大,贺将军无力将粮草与百姓带回,因此紧急传信,我已派人即刻点兵,在座哪位将军愿意带兵前去接应?”
此言一出,在座将领们哗然一片。
贺将军原名贺成,是萧挺麾下的压阵大将,经验丰富老道,仅次于主帅之下。
众人顾不上惊愕昨夜突袭一事,重点都放在了缴获上。
“两万石的粮草?还有这么多百姓?”
方将军呼吸一滞,连忙问道,“人还活着吗?”
沈玥心里也非常吃惊,她知道昨夜突袭只要成功,肯定收获不小,但没想到会如此惊人。
按照大燕的计量单位,一石粮草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两万石粮草,就是二百四十万斤。
按照军中将士,每人每天至少一斤粮食的消耗,两百四十万斤粮草,可以供十五万大军吃上整整半个月!
军队打仗依赖粮草,没有食物就无力作战。
边关常年驻扎兵力超过二十万,如果全靠京城运送粮草,不仅耗时耗力,中途消耗也大,根本不够军中将士吃饱。
因此,边关有大片的军用屯田,军队在不打仗的情况下,也需要下地劳作,自给自足。
从嘉南关往北一片,包括三座城池周边,之所以地广人稀,就是因为大片的土地都被开垦成土田,种植粮草,维持边关大军的日常消耗。
可现在,大燕失去了嘉南关以北的疆土,就意味着失去了广袤的军田,所有粮草都被蛮族洗劫一空。
包括援军在内,三十万大军守在嘉南关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缺粮问题。
军中已经没多少米粮了。
沈玥听燕绝说过,朝廷拨下的军粮一路运到边关,最多只能支撑半个月,而下一批粮草要从南边的粮仓调取。
就算朝廷拨粮爽快,援军一走就马上调粮,从南到北的长途运输也至少需要两个月以上。
如果再稍微拖一拖,没准要三个月,甚至更久。
这中间缺粮的时间,边军只能自己想办法,要么去找民间粮商收购,要么就跟蛮族抢,把被夺走的粮草再抢回来!
总之,依赖朝廷拨粮是不现实的,等着南边的粮草运过来,军队都要饿死了。
正因为军中粮草不足,萧挺在看到斥候口供,得知洛城刚刚送出去一批粮草后,才会立即作出突袭的决定。
对现在的燕军来说,夺取粮草其实比收复洛城更紧迫,这是维持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别说护送粮草的蛮兵只有一万人,就算是三万,五万。
萧挺只怕也会冒险突袭,只是会准备的更充分,派去的兵力也会更多,但这样一来就很难达到闪电突袭的目的了。
总而言之,民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