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那股被气象部门反复预警、众人心中忐忑不安的狂躁台风,终于裹挟着倾盆暴雨,如期而至。
乌云压顶,天色昏暗,仿佛末日降临,狂风呼啸,将树木吹得东倒西歪,街道上的广告牌和路灯也未能幸免,纷纷被撕扯下来,四处翻滚。
台风似乎特别青睐于这个时刻,借助着涨潮的时机,更是将滔天巨浪一次次拍向那条刚刚竣工、还未来得及验收的新海堤。
海浪如同猛兽般凶猛,一次次冲击着海堤,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要将这人类智慧的结晶彻底摧毁。
为了人员的安全,林致远和施工抢险队员们果断地撤到了旧海堤上。
他们站在高处,密切地监视着新海堤的安危,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一个不小心,新海堤就会在这台风的肆虐下崩溃。
经过一夜的疯狂肆虐,台风中心终于转移,天空开始放晴,但留下的痕迹却让人触目惊心。
旧海堤上,无数的高大树木被连根拔起,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而那些被台风卷起的杂物,更是散落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天亮后,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这片饱受摧残的大地上时,人们惊讶地发现,新海堤虽然满目疮痍,但终究还是经受住了考验,没有溃坝,被保住了。
海堤上,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裂痕和破损,但整体结构依然稳固,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坚韧和顽强。
面对还在继续施展淫威的台风,林致远跟身边的每一个人,眼中都是潮湿一片,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花。
他们知道,这场胜利来得并不容易,是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面对大海,林致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吼一声:“撼山易,撼我们英雄的临港县海堤难!”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海滩上回荡,仿佛在向大海宣告着人类的决心和勇气。
新海堤保住了,但林致远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
他知道,后面的加固工程和质量验收同样重要,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然而,由于他一夜未眠,身心俱疲,因此他决定将后续的工作交给其他专业人员去处理,自己则回到市委,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虽然一夜未眠,但林致远一回到市委,就顾不上休息,立即让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江海波向他汇报全县受灾情况。
他深知,作为一个地方的地方主官,他必须时刻关注着百姓的安危和福祉,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和疏忽。
此次强台风过境,给临港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台风中心经过的五个镇,损失尤为惨重。
截止目前的统计数据,已经倒塌民房一百余间,蔬菜大棚五十多个,家禽上万羽,猪羊数百头,农田被淹上千亩……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生死离别。
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是,由于这次政府事前预警及时,提前将旧房中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因此,并没有发现人员伤亡。
这无疑是给林致远和全县人民带来了一丝安慰和希望。
林致远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又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接下来的救灾工作同样艰巨而繁重。
他必须立即通知县长彭守华、副书记梁诗诗等人,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商讨救灾措施和方案。
会上,彭守华首先分析了灾情,并提出了初步的救灾措施。
他强调,要立即组织力量,对受灾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和救助;同时,要加强灾后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林致远和梁诗诗分别补充了几条意见,如加强宣传引导,稳定群众情绪;加强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等。
经过讨论和协商,最终形成了决议,交由政府快速执行。
按照会议决定,彭守华坐镇县政府指挥救灾工作;而林致远、梁诗诗等县领导,则需要分别到受灾严重的镇和街道,了解灾情,现场督促指挥。
他们深知,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更准确地掌握灾情和民情,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救灾工作。
林致远和梁诗诗被分到灾情最为严重的转不镇。
这个镇原本就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这次台风的肆虐,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知道,这里的救灾工作将尤为艰巨。
前不久,该镇原党委书记尹瑞斌因为腐败问题被双开后,组织上又重新任命了新书记刘国伟。
刘国伟原来是其他镇的党委书记,这次到转不镇上任,属于平调。
虽然他对这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一到任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灾工作中去。
林致远和梁诗诗合乘一号车下乡。
一路上,他们看到到处都是被台风摧毁的房屋和农田,心中充满了沉重和悲痛。
他们知道,这些损失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当林致远和梁诗诗来到转不镇时,党委书记刘国伟还在村里检查指导救灾工作。
而镇长李振国则刚刚从乡下上来,胶鞋上沾满了黄泥,一脸疲惫但眼神坚定。
因为来前林致远没有允许办公室通知,因此,李振国看到两位书记突然现身镇政府,大吃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