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勇内心深处却有一丝苦涩,在省委办公厅机关里,处级干部多如牛毛,平日里他根本没有接触舒庆春的机会。
这一次能跟着省委书记出差,纯粹是阳差阳错,令人沮丧的是在整个出差过程之中,他只同庆春书记说过一句话,有一百个理由证实,舒庆春绝对不会因为这一次出差而记住他。
吴文勇暗自琢磨道:“既然老天给我一次跟随舒庆春的机会,我一定要将这个机会用足用够,机会稍纵即逝,一定要抓住。”
相较于省委办公厅吴文勇的焦虑,林致远地心情平和许多,省厅的处长虽然可以居高临下教训一位代理区委书记。
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省厅处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服务人员,根本没有代理区委书记决断一方地威权,而官员不能定人事,定项目,说白了还是个工作人员。
等到林致远在会议室坐下,李公正就侧过头来,对张晓龙道:“致远很不错。
工作能力强,这是张省长留给江州的宝贵财富。”
张晓龙打了个哈哈,道:“江州五个县四个区,区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当然要优中选优,这些区委书记、县委书记都很优秀。”
三点半,舒庆春在张晓龙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李公正、秦明川、张丽州、李振北、林致远等人站得笔直。
在李公正的带领下,热情洋溢地鼓掌欢迎。
舒庆春身体魁梧,微微有些发福,长着一张没有棱角的圆脸,如果换一个环境,将其放入人群中,根本就不显眼。
抬起头,舒庆春目光从江州几位同志脸上一闪而过,这只是习惯性动作。
但是林致远却觉得脸上有一种炙热之感,就如被强光照射一般。
“这次晓龙同志陪我到各地走一走,主要目的是了解我省工业发展的状况。”
林致远是第一次与中央委员、省委书记面对面,随着舒庆春谈话地深入,他地思维渐渐地跟上了舒庆春的节奏,先前的一丝紧张也忘在了脑边。
舒庆春讲了约二十分钟,就停了下来,道:“今天我主要是听大家谈,刚才讲了全省的情况,谈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和精神,算是一个引言,现在我想听听一线同志们的想法。”
说到这里,舒庆春用手指了指林致远,道:“林致远,江东全省最年轻的区委书记,你来谈谈县级的工业发展问题?”
林致远心里一直在打腹稿,但是没有想到舒庆春不仅叫出了自己地名字,而且还让自己第一个发言,这是一个在省委书记面前展示自己地极好机会。
林致远道:“对于区级区域的工业发展,我认为可以概括为——因地制宜、政企分开的八字方针。”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对全国经济划分有基本判断,对本地优势有基本判断。”
“所谓政企分开,就是区政府坚决退出生产领域,所有的区级企业全部改制,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地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或个人。”
从江东到江州沿途,张晓龙借着机会两次向舒庆春推荐了林致远,到了江州,舒庆春才确定了此事,张晓龙抽个机会给林致远打电话,正待进一步给他指点两句,却又被舒庆春叫去问起事情。
当舒庆春第一个就点到林致远,这让张晓龙有几分紧张,听完林致远发言,他禁不住露出了笑容,暗道:“林致远这一年又有进步了,两个观点都与舒庆春基本一致。”
舒庆春对林致远的发言很有兴趣,他摘下眼镜,注视着林致远,问道:“听说江州纺织厂就改制的很不错,我想听你清楚详细的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