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研究通过(1 / 2)

一回到临港县城,林致远便急匆匆地找到了副书记梁诗诗,向她阐述了自己创办临港化工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构想。

梁诗诗认真听完,微微一笑,表示全力支持道:“林书记,这个程序你早就驾轻就熟,手续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园区选址,必须避免留下后遗症。”

林致远点头,心中暗自欣慰,梁诗诗作为区委副书记,是自己的重要助手,能取得她的支持,工作就算成功了一半。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落实,那就需要县长的大力支持了,他们两人一起前往县长彭守华的办公室。

彭守华一听林致远要搞化工园区,这化工园区承接的都是危险性强的化工和机械产业,涉及环评和安全生产,危险性高,他作为县长,政府第一责任人,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

彭守华脸上便显出一丝忧虑道:“林书记,那些从南方转移过来的化工企业,排放问题总是难以避免的。

毕竟这些企业以前在南方,这些企业可是香饽饽和座上宾,如今人家经济发展了,环保意识也提升了,结果就被清理出局。

如果我们接手这些企业,等发现问题时可就晚了。

我们可没有南方那种底气,想赶走就赶走。”

林致远心中一紧,毕竟这个项目的成败在于政府的支持。

如果县长不赞同,或者表面支持却暗中反对,那化工园区就注定难以成行,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

就在林致远陷入沉思时,梁诗诗站了出来道:“彭县长,平南县的化工园区就是在林书记的推动下建立的,当时还得到了李公正书记的大力支持。

如今,这个园区发展得红红火火,不仅升格为省级化工园区,每年为平南县贡献了大量税收,还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虽然有些污染难以避免,但我们在成立之初就做好了充分准备,选择了最合适的地点,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并与每家进驻企业签订了环保责任书,目前效果显著。”

彭守华苦笑着说:“梁书记,我并不是反对建化工园区,我也知道这对经济发展有明显作用,只是担心环保做不好,反而成了烫手山芋,得不偿失。”

林致远点头,表示理解:“县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因此,成立化工园区必须有几个前提条件:第一,找到合适的地点,将污染风险降到最低;第二,引进专业团队,对园区企业的排放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第三,所有进驻企业必须签订安全生产和合格排放责任书,若发现排放不合格,限期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立即停止生产……”

彭守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动摇:“林书记,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

我建议明天在常委会上讨论这个议题,看看大家有什么看法。”

林致远立刻表示赞同,道:“发展和污染问题是一个避免不了的问题,咱们不可能一步就跨越过去,该走的路还是要走的。”

晚饭后,梁诗诗来到林致远的宿舍,关切地问道:“致远,这几天你怎么突然想到要成立化工园区?你是怎么突然想起来的,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的提出来的!”

林致远心知瞒不过她,索性坦诚道:“前天,我去了一趟东明市,宋如冰帮我引见了吴江集团的总裁吴青峰,我听说他要搬迁厂区。”

梁诗诗闻言,脸色微微变道:“我说呢,原来你是瞒着我去跟宋如冰约会,难怪一整天没有见到你。”

“不是你想的那样!”

林致远急忙解释道,“我本来想回平南县的,临近时接到宋姐的电话,她说吴江集团的总裁想了解平南县化工园区的事。

我想着,既然我在临港工作,首先得考虑临港的发展,帮助临港农民脱贫,这才是最重要的工作不是。”

梁诗诗笑道:“你别在这里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谁知道你是为了临港还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情去约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