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内里却有软度,小心的粘药粉刷在牙齿上,挺好。
她能适应。
……
而在章台宫,秦王正一边看着竹简,一边听奴婢禀告秦时的一言一行:
“秦君洗漱更衣常爱亲力亲为,并不适应奴婢伺候。
言语温和,常言谢意。”
“秦君用朝食时依次尝试,饮食缓慢,但无有规整礼仪,且似乎只是勉强吃下。”
“鲜桃秦君也并无爱重之色,唯独青枣尝试一颗,面有悦色。”
“饮用茶汤……”
等侍从退下,秦王放下手中竹简,问道:“相国可有疑惑?”
相国的疑惑可多啦!
此刻小老头王复再不似初见面的狼狈模样,反而形容内敛,沉稳有加。
此刻他微皱眉头:“观秦卿一言一行,并无对大王有诸多敬畏。
但质朴天然,内心又十分尊重大王……这……”
好怪。
那可是大王啊!
尊重和敬畏怎会分开呢?
“且既然无太多敬畏之心,想来秦卿在来处也定然身份高贵。
可却脾性温和若此……”
帮她扛箱子的簪袅,她说“劳驾”
。
服侍她的宫人,她说“谢谢。”
包括一路随行的宫女,晚间入睡是她也自然而然的吩咐说:“你们也辛苦了,早点休息吧。”
“还有饮食……”
7月末,秋桃其实不少,但上品定然是供入宫中。
那桃子他也得大王赏赐,清爽脆香,怎么秦卿吃起来,连同朝食都那么百无聊赖呢?
仿佛是、仿佛是仍在西巡途中,虽然实在不好吃,但也没得挑,勉强吃吧!
又是何等身份,将这样的鲜果朝食都吃得如此挑剔?
在王复看来,秦卿此人,当真是疑点重重。
可在姬衡看来——
“秦卿身份不明,疑虑重重。
但唯独事君之心,绝无遮掩。”
“寡人观她年纪尚轻,心思纯善,重恩且义气疏阔,也丝毫不吝随身之物……”
虽然仍有些奇怪黑色方板未曾交代,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泱泱大秦,焉能不得仙使相守?
秦朝有茶,茶是捣碎压制晒干或者烘干成块,成饼状。
有葱姜蒜。
葱是一直都有。
姜是商朝时就从东南亚引入的。
蒜是小蒜,野蒜。
有时叫薤,薤白。
大蒜是张骞严选。
当时喝茶是连同茶粉一起喝下去。
喝茶不仅是为了微量元素,排便顺畅,还有抗菌消炎以及保护牙齿等重要作用。
所以后来草原上的敌人和航海路上都缺不了,茶盐乃是重要物资。
但草原在唐朝才意识到茶的重要性。
盐铁在某些朝代是不做官营(比如汉初)的。
【溥天之下】这句话出自《诗经》,强调的是周天子对天下的统治。
而秦朝大一统,终结的正是周天子的统治。
还有一个小tips: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很牛对不对?但秦始皇祖上也只是给周天子养马的。
(非要追溯的话倒也有显赫祖上,那就是祖先辅佐大禹治水,被舜帝赐姓赢。
或者玄幻一点,颛顼后裔女修,吞玄鸟蛋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