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吃老鼠、青蛙吃小虫,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
同理,蝗虫也有天敌,黔首大肆捕杀鸟类,导致天敌减少,故而加剧蝗灾。”
治粟内史动作一顿:“所以……黔首不想饿死,大肆捕杀鸟类,填饱肚子。
结果鸟儿越来越少,蝗虫愈发猖獗,吃掉粮食,饿死之人更多。”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蒙愔:“也不怨他们,都是为活下去。”
“其二,大秦主要种植粟、黍、麦等谷物,单一种植结构容易吸引蝗虫取食。”
“其三,灌溉系统不完善。
还是那句话,蝗虫喜干旱。”
治粟内史不解:“郑大人修的渠遍布关中平原,怎会干旱?”
蒙愔语气一沉:“渠修好了,然排水不畅,导致土地盐碱化,进一步加剧蝗灾。”
“诸位可知,蝗虫繁殖速度极快,一只雌蝗虫可产卵数百粒。
极短时间内,能形成大规模蝗虫群。”
“它们还拥有长距离迁徙能力,一旦成灾,粮食危矣。”
随着蒙愔讲述,本来对蝗虫卵不甚在意之人慢慢变严肃。
王翦眉头紧皱:“大王,大军不日开拔,所需粮草甚巨,关中平原的春耕不容有失。”
王绾问道:“直接把内史郡发现的蝗虫卵烧掉不成么?”
“应该不成。”
蒙愔皱眉说道:“你发现的只是一小撮,在看不见的地下、河滩、芦苇荡,还有数不清的细小虫卵。
春耕在即,黔首忙着播种,没有时间寻虫卵。”
关中平原太大了,将士又要打仗,抽不出足够人手。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该怎么办?”
蒙愔思索片刻:“大王,儿臣愿亲往内史郡,解决蝗灾。”
扶苏:“夫人?”
嬴政:“夷宁?”
父子俩齐齐出声,看着那个瘦小的姑娘。
这一刻,她比一米九的扶苏都高。
嬴政低头望去,发现儿媳脸上满是坚毅。
一是忧心粮食,二是忧心黔首。
什么都没问:“准了。”
扶苏上前一步:“大王,儿臣愿同往,帮助蒙大人共同治理蝗灾!”
听到这话,嬴政心中欣慰。
他这好大儿真不错,忧心家国,也一并准了。
“诏令:
蒙卿心系社稷,忧国忧民,寡人甚慰。
今蝗虫卵肆虐内史郡,人心惶惶,黔首受苦。
寡人特命蒙卿为特使,前往内史郡治理蝗灾。
望卿不负寡人所托,速速整备,三日后启程。
务必还黔首安宁,佑我大秦江山稳固。”
下了朝,蒙毅担忧的望着女儿:“跟阿父说,你有十足把握处理蝗虫卵么?”
“阿父,世上没有十全之事,女儿只能说,我会尽力。”
这话并不能宽慰蒙毅,思索几息:“这样吧,我去禀告大王,随你一同前往内史郡。”
“阿父。”
蒙愔哭笑不得:“咸阳需要你,大王需要你。
况且内史距离咸阳不远,有章邯保护,大王派军随行,我会没事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还是千年来都不能解决的蝗灾,蒙毅如何放心。
执拗道:“我还是寻大王征得同意,随你一块去吧。”
“阿父……”
后面传来声音:“蒙上卿寻寡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