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2 / 2)

真气时代 造化斋主 1764 字 2024-02-18

萧玄闻言,仰面大笑,大笑之后肃穆道:“牺牲别人的生命来成就伟大的事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被牺牲的人不是自己,所以这种人永远可以大义凛然。”

屠望月毫无愧色的对视,道:“我要寻求的,非是我个人的事业,而是天下人的福祉,我能牺牲的也不只是别人的生命,同样也包括我自己。”

萧玄冷笑道:“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利天下也;杀己以存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

如果杀掉一个人,就能对天下有利,那该不该杀掉这个人?

这样话题即便放到二十一世纪,也有无数人争论,各有立场,并且类似的剧情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里,甚至有人会大喊“如果这个世界需要牺牲掉一个女人才能拯救,那还是让这个世界灭亡吧”。

诚然,这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只不过是因为他口中的“世界”是作品里的世界,而非真实的世界,灭亡别人的世界当然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这个世界包括他,他的父母、爱人、儿女,他的立场很可能会立即更改,再也喊不出来。

这个问题对于诸子百家,同样有不同的回答,道家不用讲,肯定是不同意;法家坚持要以法律杀人,法律判断可以杀,那就该杀,否则就不该杀;儒家则是认为要看杀的人是否无辜,“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如果对方是无辜的,就不该杀,但如果对方是像桀纣那样的暴君,那杀掉他而利天下就是正义的行为。

至于墨家,很多人认为追求功利,大爱无疆的墨家肯定坚持该杀,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墨家认为,我去杀一个人来保存天下,并不是真正的利天下;我杀掉自己来保存天下,才是真正的利天下。

其中关键是,“我”不能为天下人做出选择,“我”只能为自己做出选择,如果天下人都认为某人该杀,而我去执行之,则我的所为就是“利天下”,因为这是由天下人做出的选择。

但“天下人”这个标准太模糊了,总不能一人一票进行公投,因此应当将选择权交给当事人,你不顾当事人的意愿,强行将他杀掉,那不是义,当事人自愿自杀,那才是义。

萧玄便是以此反驳屠望月的说法,他自愿才是利天下,否则不是。

屠望月闻言,缓缓道:“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权,非为是也,非非为非也,权,正也,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

萧玄默然,因为对方的回答并不是从“义或不义”角度,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角度。

墨家认为,“权”并不是对的,也不是错的,“权”是正当的行为,就好像砍断手指来保存手腕,这是在利中选取大的,在害中选取小的,跟对错无关。

后世有个火车撞人的问题,一条轨道上是一个人,另一条轨道上是一堆人,切换的开关就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选择?

按照墨家的看法,那就是无所谓。

因为以天下的眼光去看,一个人和一堆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无关大义,你可以两害相权取其轻,但这跟对错无关,顶多算正当的行为。

“所以,你害我是‘权’的结果,”萧玄不怒反笑,“我倒要问问,究竟是哪门子的‘权’?我好好活着,究竟如何害天下?”

“……抱歉,我现在还不能说。”

“你觉得我能接受这样的答案?”

萧玄带着威压踏前一步,苍白衣忙挺棍阻挡,守护身后的屠望月,防止对方出手进攻。

“白衣,你现在觉得谁有道理?”萧玄没有出手,而是问起了苍白衣,“她害了我十年,到头来却连一个理由都不给我,你觉得我该选择原谅吗?”

苍白衣沉默了一会,叹气道:“你有道理,你也有不原谅的立场……但是,我相信圣女,请萧兄念在我们及时赶来救援的份上,多宽待一二,圣女明知你在此地,且知道赶来后必定会受到萧兄的诘问,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若她心中有鬼,又何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