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2 / 2)

真气时代 造化斋主 2141 字 2024-02-18

正如孔子收徒要求对方先送十条腊肉,这当然不是因为儒家都是吃货,而是孔子用这种方法筛选门人,十条腊肉都拿不出的家庭,没办法跟他专心做学问。

但墨子已逝,后人已无法纠正这一点,纵然钜子出面,也只能说服大多数人,没法让所有人都放弃这一习惯,教条主义终究无法避免,墨家也不例外。

好在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如今你想买粗麻布做的衣服都买不到,除非自己动手做,这名秘书穿的短褐也只是看起来像短褐而已,实际用的材质根本不是粗麻。

“你是墨者?”司明直接问道。

秘书点了点头,又道:“其实这座办公楼里的行政人员全是墨者,哦,那位胡秘书除外,虽然她也想要成为墨者,但还在考核期。”

司明有些吃惊,他也是刚刚在燕惊鸿的推荐下成为了墨者,因此十分清楚成为墨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有在人妖战争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可能他现在还处于考核期。

成为墨者的要求十分严苛,用一个直观的数据就能明白,某党与国人的比例差不多是1比15,而在素国,墨者与国人的比例是1比500,五百个人当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地球上有个门萨俱乐部,号称只有智商排在前百分之二的人才能加入,听起来似乎逼格很高,实际上也不过是50取1,成为墨者的难度是它的十倍。

墨者数量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成为墨者后责任更大,约束更多,对普通人来说情有可原的错误,在墨者身上很可能就是严重的原则错误,比如有人溺水,普通人可以见死不救,顶多道德谴责一番,但墨者不救,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素国法律明文规定的。

人们加入某个组织,往往是因为加入以后权力更大,能取得更多的社会福利,而成为墨者好处没多少,义务一大堆,自然没人愿意加入。

二是推荐人有连带责任,按照素国法律,如果一名墨者犯了罪,那么推荐他的人就要根据加入学派的时间长度被追究一定比例的责任,十年内是同等责任,二十年内是一半,三十年内是四分之一,以此类推。

比如一名墨者因贪污被判了十年,而他是在十五前成为墨者,那么推荐他的人就要跟着坐五年牢,因此若非完全信任对方的品行,墨者轻易不会推荐别人。

在这双重限制下,导致墨者的数量非常少,不过也让墨者团队维持着很高的道德水准,有时候墨者说的话比政府说的话更有公信力。

难不成萧师伯打算全部用墨者来组成政府人员,以此解决千百年来都没人能解决的贪污腐败问题?

司明带着疑惑询问萧玄。

“没错,我的确是这么想的,要解决官僚阶级的劣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另一群体取代它,虽然不可能彻底根除歪风邪气,但应该能在很大程度上予以遏制。”萧玄爽快地承认道,“事实证明效果不错,至少玄土国自立国以来,尚未发生过一起腐败事件。”

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胆的想法

如何治理官僚腐败问题,不仅是历史性难题,更是跨位面难题,朱元璋剥皮楦草,治貪官之酷烈,少有人能出其右,结果也只是扬汤止沸,顶一时之效,等风头稍稍过去,官僚那颗不安分的心就再度蠢蠢欲动。

海洲曾有人想到用神灵来监督官僚或者治理国家,前者是法国,后者是德国,结果都失败了,因为海洲的神灵并非无中生有的自然灵,而是由人类创造的人造灵,既然出自人类之手,人类就能想到法子对付祂们。

于是在法国,官僚勾结司祭,避开神灵的监督,有才能的干脆自学神术,德国倒是没有官僚贪污,但掌管香火的庙祝取代了官僚,照贪不误。

在这段时期,这两个国家的贪腐现象达到了历史新高,因为在其它国家尚有法律兜底,但在这两个国家,神灵就是最后的底线,既然神灵认为他们没有罪,那他们就是贪污无罪,自然可以屡屡突破下限。

至于不用人造灵,改用自然灵,那更不可能,因为海洲是先有学派理念,再有国家,而不是建立国家后再定下主义,外来神灵和自家学派的思想不合,不可能予以信任,比如对方嘴上说着资本主义,实际上干的却是社会主义,资本家们肯定要跳脚,至于反过来……

“大凡国家创立之初,都有一股清正之风,只不过时间久了,香气就会渐渐散去,转而变得腐臭,何况小国寡民容易管理,在师伯你的看管下,他们当然不敢造次。”

小国寡民也是有腐败的,地球上早已有许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小国寡民再配合一条大国养出来的真龙,那么只要真龙还活着,下面的人顶多小打小闹,出一两个以身试法,以儆效尤的特例,光是龙威就足以镇压宵小之辈不敢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