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铃一边推辞,一边毫不犹豫地接过司明递过来的冰糖葫芦,这一串上面还挂着三颗。
稍稍思考了一下,万紫铃将自己的那一串递给司明:“我的给你,我们俩交换。”
司明没有客气,并推理道:“这样一来,你一个人得到了四颗,是我们之中最多的。”
万紫铃算了算,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情绪立即好转。
虽说早就知道“女孩子要靠哄”的道理,但这位这么好哄,用四颗冰糖葫芦就降服,还是出乎了司明的意料,回想初见面时双方据理力争,差点打起来的情景,他都不敢想象对象是同一个人。
本着好人做到底的原则,司明干脆哼歌助兴:“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这是你们家乡的歌?”
“算是吧。”
“真好听,我从来没有想过冰糖葫芦还有这样的寓意……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万紫铃看着光秃秃的木棍发怔。
司明尝试着问:“想跟家人见面吗?”记得最初她是反对的。
“……还是不了,死者不该打扰生者的生活,他们已经接受我死去的现实,何必再让他们承受一次失去家人的悲伤呢?只要他们能平平安安,我就心满意足了。”
司明设身处地的思考,如果他有机会重新见到死去的亲人,一定选择见面,哪怕明知会再度分离,但他相信重逢的喜悦比分离的悲伤更有意义。
然而,这终究只是他个人的想法,他并不能替别人做决定,世上也的确有一些人坚持“相见不如不见”,他们的生活已经建立起新的秩序,没必要再掀起波澜。
不愿再在这个话题上浪费时间,司明四下张望,发现不远处的一座佛塔下挂满了灯笼,一群书生打扮的游客们正在翻看灯面,旁边大多有女伴相陪,时不时发出惊呼。
“看样子应该是猜灯谜,嘿,这也算是惯例剧情了,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司明带着万紫铃往佛塔下走去,发现的确是猜灯谜,而且还是个有奖竞猜。
一名肥头大耳的和尚笑着迎上来:“施主,可愿进这灯谜塔一试文采,一人只需十文钱,只要猜对了一个灯谜,就可以摘下对应灯笼的灯穗,等出塔后可以用灯穗来换取礼品。”
司明笑道:“大师,你这是生财有道啊。”
“善哉善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种类似游园会的奖品兑换方式后世很常见,但在这里司明还是头一回见到,十文钱的确不多,但准备的礼品也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何况猜灯谜这种事不会有谁孤零零的一个人来凑热闹,那样气氛也太尴尬了,通常都是成群结队的来,而且往往是聚在一起行动,效率远比分头行动低得多。
当然了,大家都是图个热闹和喜庆,没谁真的冲着礼品来。
司明掏了二十文,跟万紫铃一起提了个灯笼往里走,灯笼内有一根小蜡烛,相当于时间限制,一旦蜡烛烧光就要从塔里出来,如果你脸皮够厚,蜡烛烧光了也要待在里面,别人也不会把你怎么样,说到底这个措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但一般没人会这么干,毕竟来猜灯谜的都是自诩有身份的读书人,不会吝啬那十文钱,相比起来面子更重要,这也是司明夸和尚生财有道的原因,目标客户定位得准啊。
第一层的灯谜差不多都被猜光了,基本上所有的灯笼下面都没了那一条长长的灯穗,只留下一个大洞,往里一瞧,通红粉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