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显心中怒火腾地燃起,“母后,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吗?儿臣在你眼里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吗?”

太后淡然地看了他一眼。

“皇上,若你膝下有一个皇子,哀家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你的子嗣,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

“没有皇嗣,这天下迟早会起风波。

哀家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江山社稷。”

高显听到这话,怒火依旧消减。

太后看他这个样子,叹了一口气,目光中透着一丝无奈。

声音也放软了一些。

“不过,显儿,这件事的确是母后做的不对了。

你既不愿,母后以后自然不会再做了。”

高显冷冷地看着太后。

事情都办完了,又来说这些!

“你早些休息。”

太后说完,转过身,轻轻对孟婉清招了招手:“你跟哀家走。”

侍卫们见状直接收剑。

孟婉清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在太后身后。

两人一同步出了养心殿。

回到寿安宫后,太后看向孟婉清,语气柔和了许多。

“你好生休息,这几日别多想别的事。

哀家已经交代过,以后每天都会有太医过来请平安脉,你只需安心调养便可。”

孟婉清低头应了一声。

翌日,侯府。

谢思源走到小厨房,眼睛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定格在刚盛好的羹汤上。

“这个羹汤,是给谁喝的?”

婆子恭敬回答:“回小少爷,是为侯爷和夫人准备的。”

谢思源听完婆子的话,露出一抹浅笑,但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他声音轻了一些。

“把这羹汤给我吧,祖父祖母看到是我亲自送去,肯定会高兴的。”

婆子犹豫了一下,目光在谢思源的小脸上打了个转。

觉得有些不妥,但也没有多想。

最后,她轻轻点头说道:“小少爷有这份孝心是好事,那就由您端过去吧。”

谢思源接过托盘,朝主屋走去。

一路上,他眼角的余光时刻关注四周。

见确实没有人注意他,他的脚步放慢了些。

走到走廊时,眼神骤然冷了下来。

右手抬起,手腕轻轻一抖,毒药便悄无声息地洒进了羹汤里。

羹汤刚刚盛出,又烫又热,很快就把那一点点粉末吞没了。

他盯着那碗羹汤,端着托盘向主屋走去。

主屋。

侯夫人看到是谢思源亲自端来羹汤,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她眼中满是宠溺,语气柔和道:“我们思源现在真的是懂事了。”

一旁的谢侯爷也很是欣慰。

看来把谢思源送到庄子上吃苦的决定,实在是正确。

看看他现在变化多大!

谢思源脸上挂着浅笑,把托盘中的羹汤端了出来,放到两人面前。

“祖父祖母,这羹汤是刚做好的,趁热喝吧。”

早点喝,早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