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这不乱点鸳鸯谱吗(1 / 2)

“在试卷糊名处标注南北,最终按南六北四的的比例录取考生即可。”

“这样既兼顾了南北考生,又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

蓝太平娓娓说道。

他的这个主意,直接惊掉方孝孺的下巴。

这科举考试还能这样?

朱允熥倒是蛮感兴趣,感觉蓝太平的这个主意确实完美的兼顾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陛下,臣以为不可。“

“这样岂不是对南方学子不公平?”

方孝孺站出来反驳。

“有何不公平?”

蓝太平反问。

“威国公,按你这么分的话。那许多才学不如南方学子的北方人,岂不是也能上榜了?”

“这样的话,对于落榜的南方学子公平吗?”

“他们也一样是寒冬酷暑的苦读,才走到会试这一步的。”

“就因为你的一句公平公正,就让他们的汗水白流了吗?”

方孝孺激动的说道。

朱允熥也皱着眉点了点头,“舅舅,方爱卿所言也有道理。”

“公平?刚才不是方大人您要的公平吗?”

“怎么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就这么快反口了呢?”

蓝太平嘲讽道。

“威国公,你不要血口喷人。科举考试为了朝廷选人才,本官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私心。”

“我确实一直强调的都是公平公正,但您的南北榜分卷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只不过是偷梁换柱而已。”

方孝孺并不傻,没有被蓝太平的话绕住。

蓝太平见状冷笑一声,“好,本国公就暂时相信你一心为了朝廷。”

“哼”

方孝孺不屑的把头一偏。

看来这粗人就是粗人,哪怕肚里有点文墨也毕竟有限。

方孝孺忍不住鄙夷一番。

“陛下,您是要整个大明江山呢,还是只要半边江山呢?”

蓝太平转头问小皇帝。

“舅舅说笑了,祖父传下来的江山岂能只要半边?”

“那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少。”

朱允熥斩钉截铁的说道。

“陛下说的对极了,祖宗留下的江山岂能只要半边?”

“但是如果不实行南北分卷,那北方学子必然短时间内难以考过南方的学子。”

“如此一来,那北方学子皆名落孙山。”

“而榜上有名者,皆是南方学子。”

“这样一来,那岂不让北方众学子对朝廷失望?”

蓝太平看了眼方孝孺,继续说道,“一旦北方学子跟朝廷离心离德,那朝廷岂不就失去了北边的江山?”

此言一出,朱允熥和方孝孺皆为之一惊。

这话一点没错,如果失去北方读书人对朝廷的信赖和支持。

那么朝廷对北方的影响力将大大降低,甚至会导致北方重新倒向鞑靼也不好说。

“陛下您再想想,如果将来有一天这朝堂上全是南方人…”

蓝太平意味深长的说道。

朱允熥顿时额头都冒汗了。

他虽然年轻,但是这结党营私的事还是很了解的。

毕竟,这朝堂上的淮西勋贵集团和江浙文官集团摆在那呢。

“舅舅所言极是,就按南北榜来办吧。”

朱允熥一锤定音,丝毫不给方孝孺开口的机会。

方孝孺见状,也只好低头默认。

“陛下圣明”

“想太祖当年打下这片江山,让我大明享有四海。

除了咱大明兵锋强盛以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团结各地读书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蓝太平感慨道。

朱允熥深以为然,看向蓝太平的目光更是多了几分崇拜。

他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请教了舅舅。

“来人,把这些补品都给威国公送回府上去。”

“舅舅,你先回府好好休息。”

“那臣先告辞了。”

蓝太平起身行了一礼。

“快去送送威国公。”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