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旷是进士出身,之前又有官职在身,对于杜濬这个后辈,他则表现的很矜持。
毕竟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他不可能去迎合一个后辈。
“有劳杜监军了。”马进忠脸上则是多少有些谄媚,没办法,他现在算是戴罪之身。
丢了宜城和南漳,损兵折将,按律斩首也不为过。
“杜监军元日安康。”卢鼎则是拱手送上祝贺。
章旷面露微笑,在杜濬向他行礼时,作揖回道:“元日安康。”
“诸位请入营叙话。”杜濬表现的十分客气,没有丝毫怠慢轻视之意。
这也让马进忠安心了不少。
虽然之前卢鼎就带回来杨衍的话,让他安心,宜城之败,大将军不会深究,忠信营也会继续保留编制。
马进忠身为主将,忠信营总兵,降职为副总兵,继续留任戴罪立功。
这样的处置,马进忠自然是满意的。
“杜监军,我部经过多日休整,战力已经恢复不少,还请杨总兵能够安排一些军务。”
在营地大厅上落座,一番交谈过后,急于立功的马进忠,主动请缨道。
“马将军,不要着急嘛,南漳弹丸小城,杨总兵出马,定可一战拿下。”
杜濬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轻松的笑道。
“而且我部斥候,已经联系房县的忠烈营,足够应对前方局面。”
“你们现在继续休整,等襄阳战事结束后,大将军会给你们补充人马,接下来的战事还多着,不怕没有立功的机会嘛。”
正如杜濬所言,当他们在宜城喝茶聊天的时候。
杨衍率领忠义军四个营三万多人马,已经抵达了南漳城外。
时间也来到了正月初二。
而这时的房县城内,已经陷入断粮境地的忠烈营,包括刘体纯的人马,王光泰兄弟的人马。
加起来七八万人马,聚集在这么一个小山城内,已经隐隐有哗变的迹象。
要不是忠烈营这段时间,经过了严苛的思想教育和军纪约束。
这会只怕已经无法压制场面。
“杨监军,将士们除夕夜都没能吃上一顿饱饭,再这样下去,迟早会暴乱,不能坐以待毙了。”
袁宗第、党守素二人,压抑着内心的烦躁,找到监军使杨文荐和督军参将邵苓芝,看着二人的党守素咬牙道。
“诸位将军一致同意,下令大掠房县,竹山、保康、竹溪各县……”
党守素的话语还没说完,邵苓芝率先拍案而起。
“我不同意,你们要是敢下令大掠各县百姓,请砍了我的头颅。”
“大将军再三有言,身为一名军人,必须遵守军纪,宁远冻死、饿死,也绝不抢夺百姓衣物和粮食。”
“杨监军,你是监军使,军纪督查是你的职权,谁要敢违抗,请你下令逮捕治罪。”
邵苓芝的强烈态度,让袁宗第和党守素一时都有些吃惊。
杨文荐这会也站了起来:“二位将军,我们的粮草省着点吃,还能坚持三天。”
“眼下宜都战败已经过去多日,或许大将军派来的人马,这两三天就会赶到。”
“我认为邵将军说得对,不到最后一刻,我们必须守住底线。”
“一旦大掠百姓,那就是触犯军纪,这样的后果,你我都承受不起。”
“还请二位将军三思啊。”
面对杨文荐和邵苓芝强烈反对,袁宗第与党守素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袁宗第还是点头道。
“那就再坚持三天,三天之后若没有消息,就地筹粮,之后有什么罪名,我一人担着。”
袁宗第也不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大掠百姓,说实在他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起义造反十几年,这样的事情,他们这些义军可没少干。
虽然他们都是一群优秀的将领,但在民生生产方面,促进金融经济等内政上,他们的能力远不如一个文官。
这也是历史上,他们在夔东抗清十余年,最终弹尽粮绝的原因。
只有破坏力,没有生产力,能够坚持十年之久,这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壮举了。
对于掠夺百姓,筹粮一事。
袁宗第是支持的,但党守素,张鼐和刘芳亮三人却是反对的。
王进才,蔺养成,谷可成,包括刘体纯、吴汝义、王光泰等人,也都支持。
这帮义军出身的将领,早习惯了流寇般的日子,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
当袁宗第和党守素走出杨文荐营房时,众将无不是眼神炽热的迎了上来。
只要袁宗第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率领兵马,对房县城内的百姓,展开一场掠夺。
“杨监军有令,再坚持三天,谁要敢抗命,杀无赦!”
袁宗第面色严肃,目光凌厉的看着在场的众将,语气坚定的说道。
“卑职等遵命!”虽然心下失望,但众将却不敢反驳,这个时候的袁宗第作为主将,拥有绝对的权威。
当然他的权威,不是来自个人,而是来自手中的三万将士。
党守素,刘芳亮都是军中宿将,他们本就是坚定支持军纪军法的执行者。
而监军使杨文荐,督军参将邵苓芝,是朝廷的使者,背后站着的是朝廷,是当朝大将军。
一旦违反军令,要么接受军法问斩,要么叛逃成为叛徒或者钦犯。
正月初三,已经连续五天,每天只能吃两顿粥饭的将士们,都有些无精打采躺在营地,保存着体力。
袁宗第犀利的眼神之中,取而代之是无法消散的忧虑。
“老党,芳亮,再这样下去,真要压不住了啊。”
吃了一碗米粥汤,独自饿的咕咕叫的袁宗第,一脸的严肃。
“这么多年都熬过来,再忍忍吧。”党守素知道袁宗第要说什么。
刘芳亮舔了舔嘴唇,强作轻松的笑道。
“可不是嘛,再苦还能有当年潼关南原鏖战苦吗?”
说到潼关南原之战,谷可成和张鼐二人,眼皮也不由跳了起来。
那一战,李自成率领的中权亲军,十万主力大军,遭到时任五省总督洪承畴,以及陕西巡抚孙传庭的联手围攻,最终全军覆灭。
最后李自成带着十八骑突围而出,逃入商洛大山蛰伏了半年才得以东山再起。
最艰难的时候,因为没有粮食吃,他们真的吃过战死的士卒。
在座的袁宗第,党守素,谷可成,张鼐,还有刘体纯,马世耀、辛思忠都是当日十八骑的幸免者。
“芳亮兄说的对,咱们现在是明军,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决不能做祸国殃民之事。”
被激起血性的张鼐,谷可成拍案而起,突然扬声发表了自已态度。
而隔壁桌上的刘体纯,马世耀、辛思忠几个,因为刚刚归附明军,原本还没有多少归属感。
但刚才几人的谈话,他们却听了个清楚。
眼下军中还有三千多匹战马和运输物资的骡马,真要到了那地步,杀了这些战马骡马也能够支撑两天。
总比掠夺百姓要强,一旦掠夺百姓的口子开了,后患显然是无穷的。
这帮义军在撤出京师时,为什么会一败千里,最大的原因虽然是根基不稳。
但他们几十万人马撤往关中时,军纪败坏,为了筹措粮草,几乎是一路烧杀抢掠,致使民心尽失。
正在所有人为前途发愁之际,邵苓芝从营房快步冲了进来。
而他身后跟着一道身影,赫然是前不久来过的参将李师膺。
“诸位将军们,你们看,是谁回来了?”
激动的邵苓芝,话音刚落下。
李师膺越众而出,拱手向大家行礼拜道。
“诸位将军们,元日节安康。”
“大将军让李某向你们表达除夕祝贺,你们辛苦了。”
李师膺的出现,让在座的众将无不是眼前一亮,袁宗第率先回礼之余,有些激动的问道。
“李参将,可是大将军派人送来了粮食?”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李师膺有些歉意的说道。
“粮食我没有带来,但是我要告诉诸位的是,大将军派遣忠义军,已经对宜城展开了攻击,并且三天之内,一定会打通南漳通道。”
“最多三五天,粮草就会运上来。”
“考虑到你们可能缺粮,大将军钦定的荆南将军杨衍总兵,允许你们向百姓借贷粮食。”
“凡是借取的粮食,一律打上欠条,等过几日粮草运上来后,按照利息还给百姓。”
“但是有一条前提,必须说服百姓,而不是劫掠百姓,谁要敢对百姓用强,军法严惩不贷。”
李师膺的话语刚落下,营房之内的众将,无不是激动的拍手鼓掌,一瞬间整个营房内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