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吴三桂突围追击阿济格(2 / 2)

“大清的勇士们,冲啊!”

“冲~啊!”

趁着炮火闪现的光耀,满蒙八旗三万骑兵,以牛录,甲喇为单位,在炮火之中争相逃命,虽然惊慌,却没有形成溃散局面。

相比起阿济格被韩烈盯上的命运。

此刻东面战场上的吴三桂,沈志祥二人,率领的关宁铁骑在经历了最初的神武军反击下,仅仅损失了千余人马,就顺利杀出了重围。

“平西王,郡王殿下那边,似乎遭到了炮击,我们要不要杀回去?”

杀出战场的沈志祥,听着西边传来的密集炮火之声,策马来到吴三桂面前。

“续顺公,郡王殿下的命令是,让我率部突围,在青阳或石台接应,现在杀回去,岂不是落入敌人圈套?”

吴三桂是何等之人,敏锐的他,已经察觉到明军,刚才明显收缩了兵力,这才让他顺利杀了出来。

这会要是再杀回去,无疑是冒险之举。

而且两军一东一西,相隔十余里,来回冲杀下,人困马乏不说,能不能起到救援效果,还有待商榷。

“报,汉军旗遭到明军猛烈攻击,刘芳名和李国翰都统,陷入重围……”

这时吴三桂帐下负责殿后的总兵吴国贵,派人驰马来报。

救援阿济格来不及,但阿济格在突围前,让他相机救援刘芳名和李国翰,这事是有命令的。

如果这次阿济格被明军包围歼灭,他要是没有救下刘芳名和李国翰,事后他必然会受到严惩。

想到这里的吴三桂,当即下令道:“胡心水,夏龙山你二人各率三千人马,与吴国贵救援刘芳名他们。”

“我在南陵等候你们,切记速战速决,不要恋战。”

“卑职领命。”胡心水和夏龙山二将,都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更是姻亲关系。

神武军西边阵地上,接到韩烈军令的张名振,当机立断,下令左右二营主动放弃阵地。

并向神机军靠拢,同时他亲自率领中军营和前军营,朝韩烈东面驰援而去。

只留下后军营的八千士卒,护卫着阵地的侧翼。

这也是吴三桂所部人马,能够轻易突围离去的原因。

正面神机军阵地上,刘芳名,李国翰等汉军旗三万人马,由左光先,李总兵国英为前部,根本不知道自已成了弃卒。

此刻,他们还在拼命的率部,朝着神机军的阵地发起攻击。

只有后队的刘芳名,李国翰几名将领,各自率领两千精骑,远远站在黄浒河南岸迟迟未动。

直到东面战场上吴三桂的人马杀了出去。

明军突然展开了反攻,刘芳名,李国翰等人,看了眼正在冲杀的将士,咬了咬牙的二人,对视一眼。

“往东面突围,撤!”

刘芳名因为知道突围计划,虽然对于眼前冲锋的两万多将士,成为炮灰感到愧疚,但为了突围成功,掩护主力突围。

他也只能狠心做出了抉择。

至于西边战场上,炮声隆隆的声势,刘芳名和李国翰不是没有看到。

但二人都相信,以武英郡王阿济格率领的三万满蒙铁骑,只要是一心突围,明军根本是拦不住的。

即便真有危险,此时他们也无力救援。

因为他们现在手中,可用的兵力也就五千余骑兵。

夜幕下的战场之上,左光先和李总兵国英,率领的两万多汉军旗人马,在抢渡黄浒河之后,遭受到神机军左右中前四个营,以及臼炮大队的火力覆盖。

紧接着神武军左右二营,从侧翼杀奔而来。

被杀得晕头转向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刘芳名和李国翰已经跑路。

更不知道他们就是炮灰,在突围之前,就被阿济格和吴三桂抛弃了。

直到他们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而大明的军队,越来越多,如潮水般源源不断的向前挤压上来时,他们才发现身后早没有了援军踪影。

“该死,这不是进攻,这是突围,我们被抛弃了。”

直到这时,战场上幸存的一众将领,才醒悟了过来。

汉军营的总兵瞿良才,余世忠,常登纷纷怒吼而起。

“好个建奴鞑子,欺人太甚,我等为之卖命,却陷我等于死地。”

左光先也是脸色惨白,他也是降将出身,但相比起刘芳名和李国翰出身辽东,早年就归顺不同。

他是年初的时候再大同投降的清廷,论亲近和血统,自然要差一筹,也就比眼前这帮左良玉部将多一层汉军旗身份而已。

李总兵国英也是面露戚色,他没有想到,自已剃发易服,一心侍奉新朝,却落得这个下场。

看着眼前信赖自已的一帮兄弟,看着自已凶狠的目光,他不由叹了口气。

“弟兄们,是我对不住大家,今日我愿以死谢罪,待我死后诸位拿下我头颅,向明军请降吧。”

说罢,李总兵一挥手中战刀,往脖子上重重划过。

一抹血花飞溅,面色如常的李总兵,身体抽搐着瘫软倒地而死。

左光先看到这一幕,心知自已即便投降也难以活命的他,惨淡一笑的他,扔掉手中的长矛,一把抽出腰间的佩剑。

坐在马背上的他,环视左右对他虎视眈眈的将领,提剑架在脖子上喊道。

“诸位将军,今日你我皆是受害者,我左光先没有对不起你们,但事已至此,已无活命理由,我当以死谢罪。”

发泄完心中苦闷的他,挥剑自刎而死。

战场上幸存的一众将领,常登,瞿良才,余世忠,吴学礼等人见状,也不在客气。

他们都是明军出身,是原左良玉帐下参将,总兵,说是自愿也好,被迫也罢,总之是跟着左梦庚投降了建奴。

如今的他们,还存在摇摆状态,至少头发没有剃,身份官职也还没确定。

因为满清朝廷还没有给于他们汉军旗的身份和官职,只是按照投降明军待遇,划入汉军营调度。

随着李总兵国英和左光先两个自杀,众将一拥而上,砍下二人脑袋喊道。

“弟兄们,我等都是大明官军,自当效忠大明皇帝,现在有愿意回归大明的,站在我左手边。”

“不愿意回归大明的,站在原地不动。”

常登一声高呼,手拎着左光先那颗滴血的脑袋,高举过头顶。

战场之上一众汉军士卒,眼看明军合围而来,主将死的死,投降的投降,无不是纷纷站在了常登左手旁。

“我等愿意归降!”

“我等愿意归降!”

……

就在罗平安率领神机军各营将士,以及王辅臣、李之芳率领神武军两营围了上来之时,战场上随之响起一阵阵投降之声。

见到这个情景的罗平安,自是大喜过望,当即下令道:“投降免死,放下武器,双手抱头,原地不动。”

“宋副将,你率领前后二营,看守俘虏,留守营地。”

“其余各营,随我向东边战场支援。”

接到命令的宋奎光,带着前营人马进入战场,收降俘虏。

其余各营人马,包括王辅臣和李之芳率领的神武军左右二营人马,则迅速扑向了东面战场。

此时,韩烈率领亲卫营的人马,与冲上黄浒河北岸的阿济格所部人马,正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阿济格率领的三万满蒙八旗铁骑,在明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虽然死伤了三四千人马。

但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以及队形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群为了活命的八旗骑兵,反而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一路冲过去,不要恋战,冲啊!”

阿济格在左右巴牙纛章京阿哈旦,塔瞻的护卫下,纵马飞奔,悍不畏死的韩烈的亲卫营队列,展开了疯狂的冲击。

面对数万铁骑的冲锋,韩烈也没敢正面碰撞,而是果断的下令道。

“两翼散开,咬住敌人,不要放跑了敌人,随我追击。”

在韩烈的命令下,亲卫营各队人马,由孙思克,吴六奇,郭天才以及韩烈本人,各率数千人马,形成追击队伍,一路尾随突围的敌军追杀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