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活脱脱活成了一个建奴,早已经把自已视作建奴鞑子的同类。
“乡亲们,大家请停手,这些叛徒汉奸,就这么打死了他们,岂不是太便宜了他们?”
“大将军韩公把他们送回京师,就是要让他们接受朝廷的审判。”
“把这些叛徒汉奸,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们遗臭万年,以警告那些心怀鬼胎的叛徒汉奸。”
眼看百姓投掷的石头,把人打的头破血流,这一路砸下去,只怕还没有到刑部大牢,人就就要打死了。
眼见这个情况,头戴乌纱帽,身穿紫绯补子官袍的吕大器,连忙策马而出,一边喊话,一边让护送的士卒,阻拦百姓继续砸人。
在士卒的拦阻下,加上吕大器的喊话,愤怒的百姓,这才骂骂咧咧的喊道。
“便宜这帮叛徒了。”
“就是,我大明就是败在这些叛徒汉奸手里。”
朴素的百姓,在绝大数时候,远比那些士绅地主更爱自已的国家。
一旦国家危亡的时候,抛头颅,洒热血的,往往就是这些底层的老百姓。
随着韩烈的官复原职,路振飞这个与韩烈关系最亲密的至交好友,如今也被启用为吏部左侍郎。
杨廷麟也出任了兵部郎中一职,黄端伯也再次启用,出任了应天巡抚。
负责在京城联络和传递消息的黄毓祺,也以贡生的身份,被任命为户部主事。
徐作肃,吴伯胤二人,也进入了南京国子监,以讲学身份,过得了八品官身。
吴孟明也再次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而韩烈帐下的斥候营千户谢山,则出任了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
卢力、苏华二人,也进入锦衣卫,担任了千户要职。
原投靠韩烈的操江水师营总兵贺大成,加授提督衔,参将陈可立,张应梦二人,也加授了总兵衔。
与操江水师提督魏国公徐允爵,忻城伯赵之龙,形成了分庭抗礼。
返乡的曾樱,现在也起复,出任为工部左侍郎。
如今韩烈虽然身在山东,他一系的官吏,吕大器在朝担任兵部左侍郎,路振飞担任吏部左侍郎。
曾樱担任工部左侍郎,黄端伯担任应天巡抚。
吴孟明执掌锦衣卫,贺大成控制了操江水师一半兵权。
别看大家都没有入阁,也不是六部尚书,但这股力量,却在朝中,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韩烈为什么要把孔有德,活着送回京师审判,这其中的利害的关系,可不单单是军功。
还牵扯到巨大的声望。
孔有德是什么人?
在明末孔有德绝对是天字第一号大叛贼。
他在山东叛乱,投降建奴,对大明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吴三桂的投降。
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没有孔有德的叛逃,就不会有耿仲明尚可喜的叛逃,也不会带动吴三桂。
孔有德就是这个榜样的力量。
孔有德投降之时,为了彰显大金的器重和收买人心。
当时建奴后金皇帝皇台极,可是出城三十里相迎,还以大礼相待,并封赏了他异姓王。
要知道在古代,最高的礼遇和封赏就是异姓封王。
清初,皇台极,顺治两代帝王,就是靠着重赏汉人封王封爵,笼络了大批汉将,为满清卖命效力。
从而打下了这汉人的锦绣江山。
而且这些王爵,公爵可是安安稳稳的活了几十年,一直到康熙初年,随着三藩叛乱,才裁撤了这些异姓王。
韩烈把孔有德送入京师问罪,审判的虽然是孔有德,可受益的人则是韩烈。
因为这是韩烈的赫赫战功体现。
青州府一战,韩烈率领八万人马,在半月之内歼灭建奴五万大军,斩杀敌将上百人,建奴贝子二人,生擒恭顺王孔有德的威名。
经过有心人的传播,已经传遍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天下。
孔有德被擒送入京师审判,这绝对是一件振奋天下人心的大事。
这一件事的意义和影响力,不亚于先帝崇祯在京城自缢。
要知道崇祯在朝之时,可是下过旨意,凡是斩杀生擒孔有德者,封万户侯,赏万金。
可就在如今国破家亡,京师陷落的危难时机。
孔有德被生擒,押入京师审判,这岂能不大快人心呢?
“大将军的用兵之道,天下无人能够与之争锋啊。”
这是文华殿大学士高弘图,在收到韩烈六百里捷报时,由衷发出的感叹。
“是啊,大明有大将军在,定能够平定闯贼,驱逐鞑虏,收复京师,中兴有望矣。”倪元璐也是大为振奋,现在他是真后悔。
当初要是自已在勇敢一些,与范景文,李邦华为韩烈站台,何至于韩烈隐退,范景文和李邦华血溅宫城呢。
“希望如此吧。”姜曰广叹了口气,一脸沧桑的他,却远没有倪元璐的乐观。
当今皇帝朱慈烺的荒唐糊涂行径,注定难成中兴之主。
当初韩烈要是顺利做了驸马都尉,或许还会念一份先帝的香火情。
可惜这么一步好棋,却生生被国丈周奎,与皇帝彻底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