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围剿部署返回济州(2 / 2)

所以只能暂时任命某人,代领职务过度。

他口中的杨参军,正是杨廷麟,对于此人的能力,韩烈还是比较认可的。

最重要的是此人是进士出身,有担任地方官的资历。

反观长史黄毓祺,因为没有功名在身,按照大明任官制度,他是没有资格担任正式官员的资格。

按照大明选官和任官制度,只有拥有举人功名身份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有品阶的官职。

秀才也没有资格担任官职,只能出任地方一些教学小吏,或者官员幕僚,师爷之类的吏员身份。

黄毓祺就是个老秀才,这也是韩烈任命他为大将军府长史的原因。

像黄毓祺这样的人,今后想要担任正式官职,只能走韩烈这条线,那就是以军功入仕。

相反杨廷麟,以及韩烈在南都,推荐的陈子龙,夏允彝他们,因为都是进士出身。

加上他们有担任地方官吏的资历,即便之前只是担任过七品,六品官职。

但也不妨碍他们骤升为三品,四品。

原因很简单,太平年代,官吏升迁,一步步累积上升属于正常程序。

战乱年代,官吏的升迁,提拔升迁,自然不可能按部就班。

杨廷麟董军务,又是进士出身,他出任凤阳总督,那都是合适的人选。

不过,这样的封疆大吏,不同于操江水师提督这样的武官。

以杨廷麟的资历,推他担任凤阳知府没有问题,让他做凤阳总督,阻力肯定不小。

而且杨廷麟现在的忠心,同样有待考察,韩烈不可能把他推上这样的高位。

“请大将军放心,卑职等定当不辱使命。”

杨廷麟和黄毓祺二人,得到韩烈的授命下,恭敬的作揖拜道。

四月三十日中午,韩烈在李牟,陈长林率领的亲卫营护卫下,一路快马加鞭,赶往济州而去。

原本在二十八日清早,就定下太子朱慈烺南下的行程。

因为太子遇刺,这事不得不暂时耽搁了下来。

韩烈返回济州,走的是宿州,经沛县,过丰县,进入鱼台,才能抵达济州。

路过沛县的时候,韩烈在城中耽搁了半天。

因为这个时候,火器营和火炮营正在城中休整。

“老罗,杨朴,鱼台一战,你们打的不错,我要为你们请功。”

在城门口下,与迎接的罗平安,杨朴,以及李元忠,米继宗众将相见时,韩烈高兴的向大家表达了祝贺之意。

“这都是大将军运筹帷幄,我等不敢居功。”

罗平安谦虚的笑了笑,说道。

“卑职听完忠勇军的人马,正在对淮安叛军展开攻势,需不需要我们去支援?”

韩烈摆了摆手,说道:“我这次来,是要告诉你,你部前往先行前往徐州,再去凤阳,接收降兵。”

“尽快把军队扩编到三万人,火器营从今往后,改名为神机军。”

“火炮营改名为神武军,人数也将扩编为一万人。”

“至于淮安的战事,有李岩率领的三军围剿,不必你们插手。”

“这次你们除了扩编外,也要肩护沿途的护卫安全。”

“我赶到济州之后,太子车驾很快就会南下,你们军要在沿途要道,负责清道,防止有乱军袭扰。”

听到韩烈的命令,罗平安和杨朴以及众将,无不是神情一震。

营扩编为军,不单单是兵力的增加,更是韩烈对他们的信任。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手中的职权更重。

罗平安,杨朴,米继宗这些人,都是底层出身,像罗平安是军户衙役,杨朴和米继宗是渔民水匪。

如今短短几年时间,罗平安已经做到总兵,一军主将。

杨朴,米继宗等人,要么是参将,要么是游击将军。

这些的升迁速度和经历,以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象。

“谨遵大将军制令。”众将兴奋的拱手拜道。

在沛县住了一个晚上,韩烈除了召见军中千总以上军官,进行了座谈外。

他还深入基层营地,在神机军,神武军各营,与普通士卒进行了一番交谈。

听取了一些普通士卒关心的问题,比如立功受奖,以及询问了士卒们,吃穿住行方面的问题。

还有军饷是不是每月按时发放,有没有克扣等等情况。

韩烈帐下的军队,之所以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大。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韩烈赏罚分明,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卒,杀敌立功都能够得到升迁和奖励。

吃穿住行都是统一标准,军饷也是足额发放。

现如今韩烈手握十几万大军,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帐下的将领士卒。

就不可能有这么人给他卖命。

眼下他手下的忠勇军,忠武军,忠义军,以及正式改编后的神机军,神武军,包括中军骑兵营。

这几支军队,显然已经成为他的私军。

除了这几支军队外,韩烈在山东还有两支军队,现在可以说是三支军队。

分别是黄得功帐下的人马,以及孙传庭新编的天雄军,还有山东都司总兵马宁帐下的都司营。

不过这三支军队,虽然隶属他调遣,但显然更忠心于朝廷。

五月初二,韩烈前脚刚回到济州,却又接到一个让他意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