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鲁王府内的地下宝库(2 / 2)

罗平安激动地说道:“太好了!这样一来,家眷能够前来兖州,大家的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李元忠也难掩喜悦之情:“是啊,如此一来,大家的士气,肯定会更加高涨。”

米继宗则感叹道:“还是侯爷考虑得真是周全啊,这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咱们军中不少将士,都是年轻小伙,成家也利于凝聚人心啊。”

韩烈摆手笑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你们要告诉我们的将士们,只要忠于大明,勇于奋斗,不说封候拜将,将来封妻荫子,光耀门楣,还是能够做到的。”

交代完火器营的事情,韩烈这才把目光,转向了六曹参军。

“诸位都是博学之士,接下来各地的屯兵,屯田事宜,我希望你们能够替本候分忧。”

“你们今后两人一组,要不定时前往各地,进行明察暗访,调查屯田和训练的进度。”

“至于该怎么监督执行,你们几个商量一下,拿个章程给我过目。”

听到韩烈的吩咐,贾开宗,吴伯裔,徐作霖等人,纷纷躬身应道。

“谨遵侯爷吩咐。”

因为在兖州等待,郭虎,王平把家人从鱼台,接来兖州汇合,韩烈率领骑兵营的人马,也参与到鲁王府的修缮工作中。

大明的第一代鲁王,是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

虽然朱檀年仅十九岁,就因为服用过量丹药而死,死后更是被追谥为鲁荒王。

但鲁王这一脉,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到朱以派时已经是第十代鲁王。

虽然朱以派在去年城破时,自杀身亡。

但他的弟弟朱以海,以及两个儿子,却在战乱之中,逃了出去,之后一直隐居在浙东地区。

历史上的朱以海,继承了鲁王封号,还在明亡之后,以监国之名,在浙东沿海地区,坚持抗清十余年。

成为明末历史上,最有担当,以及颇具威望和能力的藩王之一。

鲁王府自明朝初年便存在于兖州,历经两百五十余载,传承至明末时已历经十代。

而每一代大明皇帝,都对鲁王府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和封赏。

到了明末时期,鲁王朱以派的府邸占地面积竟然高达三百亩之巨,其规模之大、建筑之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府邸内,各种华丽的楼台宫阙一应俱全,彰显出鲁王府的尊贵与奢华。

尽管历经两百多年的岁月,历代鲁王们在生活中也不乏铺张浪费之举,但通过长期的财富积累,鲁王府所拥有的财富依然数量惊人,令人咋舌。

这些财富的积累,除了历代皇帝的封赏外,主要是鲁王的私产累积起来的。

要知道鲁王府拥有的土地,在滋阳县内,就高达上万亩,而兖州府境内,加起来多大数万亩,另外还有其它产业,比如房产和水产等固定收益。

虽然如今的鲁王府,已经没落。

尤其是朱以派自杀前,下令放了一把火,烧毁了半座鲁王府,但即便只剩下一些残骸的王府,依旧能够看出其昔日的辉煌。

韩烈虽然看中了鲁王府周边区域,但他却没有染指鲁王府的心思。

身为一个统兵大将,韩烈深知分寸。

鲁王府即便再没落,也不是他能够觊觎的。

故而他带领骑兵营的人马,进驻遗址后,主要是负责清理和修缮被焚烧了大半的王府。

这天,韩烈如往常一样,带着人马,在清理一片烧毁的废墟时,一名带队的千总,突然发现地面有一个洞穴,直通地底。

发现这个情况,那名千总立马汇报了主将崔定国。

崔定国得到消息,立即赶到事发地。

通过投掷火把,照亮地窖,崔定国随即发现,地窖之内存放了大量装载着物品的木箱。

预感到事情蹊跷的崔定国,立即扬声道。

“封锁现场,这是鲁王府祠堂所在地,是历代鲁王灵牌供奉之地,任何人不得靠近,以免亵渎先灵。”

随后,崔定国派人,向韩烈进行了汇报。

接到消息的韩烈,带着陈长林率领一队亲卫,迅速赶到现场。

“崔将军,这事办的不错。”韩烈查看了一下情况后,赞赏了崔定国一句,立即下令把这片区域,严密的封锁了起来。

同时,陈长林带着几名士兵,进入地窖查探了起来。

下了地窖的陈长林,没过多久便爬了上来。

“侯爷,下面是一个宝库,足足有三百多口箱子,每个箱子都装满了金银珠宝。”

“只怕是数百万两之多。”

陈长林强忍着激动之情,低声向韩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