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彻底掌控这支军队。
张国柱,王遵坦等人刚刚归附,信任度有待考察。
韩烈不可能把一支两万人的兵马,完全交给你们。
这样做,相当于把自已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握。
调整好将领统兵问题,接下来几天时间,韩烈一直在营地,亲自盯着整编和训练事宜。
正月二十九日,孙传庭,杨衍以与火器营主将罗平安,副将米继宗,李元忠抵达东平。
如今罗平安因为韩烈举荐,被朝廷授予了参将衔,米继宗,李元忠等人,也授予了游击头衔。
包括火炮营的杨朴,关武,张扬等人,现在都加授了游击将军头衔。
孙传庭和杨衍率军抵达东平之际,郭虎率领亲卫营的探子,也传回了有关蚁贼李自成的消息。
“孙先生,根据我部探子,打探到的最新情报。”
“李自成主力已经退往洛阳。”
“但是有两支偏师,分别在进攻卫辉和归德府。”
“进攻卫辉府的敌将叫李万庆,其手下有两万人马。”
“进攻归德府的敌将叫贺锦,其帐下大约有三万人马。”
“至于开封城,被李自成挖了黄河,如今成为一片泽国。”
“目前无论是救援,还是占领都已经没有丝毫意义。”
“我的建议,是孙先生率领忠武军,前往濮州,临清关一线镇守。”
“防止李万庆所部,拿下卫辉府后,对山东进攻。”
“同时本候会提请保定总督李邦华大人,派兵防范李万庆所部人马。”
“我将亲率中军骑兵营,火器营,火炮营,以及忠义军,前往救援归德府。”
“至于孙监军使,我建议你立即去济南府,向总督曾樱大人汇报情况。”
“请求曾樱大人,派遣官吏,调动帐下人马,进驻东平府和曹州,以安顿百姓,民生工作。”
听完韩烈这一番战略部署。
孙传庭略有所思之下,点头道:“长平侯考虑周全,下官立即执行。”
监军使孙茂林对于韩烈的这个安排,也是十分满意。
“奴婢谨遵侯爷军令。”扯着嗓子的孙茂林,一脸笑意拱手回道。
孙茂林是司礼监尚宝监监正出身,是王承恩的干儿子。
三十岁不到的他,长得白白胖胖的,笑起来颇为和蔼可亲。
这也是他第一次监军,对于行军作战,他是一窍不通。
但由于干爹王承恩的关系,他对于韩烈也是颇为亲近。
出京之前王承恩可是叮嘱过他。
韩烈是当朝驸马,更是皇帝信任国之干臣,让他随军期间,少说多看,不要乱了章法。
故而孙茂林这一路走来,对于韩烈都是十分恭敬。
韩烈安排他去济南府,与总督曾樱沟通,也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跟着军队打仗,就他这白胖的身子,不脱皮才怪。
当然,韩烈这么安排,也有他的想法。
那就是把孙茂林支开。
这家伙是监军,自已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他监视,韩烈可不敢确保,自已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万一被这家伙抓住把柄,高到皇帝哪里去,岂不是给自已找不痛快。
三人商议已定,韩烈随即下令。
骑兵营,火器营,火炮营,忠义军,共三万五千余人马集合。
当天下午,韩烈亲率各部人马,离开东平府,直奔归德府。
孙传庭率领忠武军两万人马,前往濮州,临清关驻防。
大军从东平出发后,韩烈并没有随大军行动。
而是让杨衍,率领兵马前往曹州,由曹州前往归德府。
韩烈率领一千骑兵,与陈长林,王平,沿运河而下,直奔济州而回。
“王平,你去一趟泰安州,让杨彩,李洪斗,李赦斗率部,撤回鱼台于我汇合。”
这次出征一别数月,韩烈决定先回鱼台家中看看陈圆圆和父母。
韩烈率领的人马,一路日夜兼程。
三日之后抵达济宁城下。
济州知州朱光,千户严忠,这会已经接到总督衙门的公文。
获悉韩烈封候拜将的消息。
故而当韩烈率军抵达城外的消息传来,朱光,严忠率领州衙官吏,急匆匆来到城门外迎接。
“下官等参见长平侯。”
看着朱光,严忠这帮昔日的上司,如今都客客气气的向自已行礼。
韩烈感慨之余,连忙下马回礼道。
“朱大人,严大人,还有诸位大人不必多礼,你我今后依旧同朝为官,还需要多多仰仗诸位才是。”
“济州城下之战,诸位的功绩,本候也已经上报朝廷,相信朝廷不久自有封赏。”
城门下迎接的官吏,见到韩烈如今身居高位,要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严忠,他现在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韩烈此番出征,能够青云直上。
他当初怎么也会,跟着韩烈出去救援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