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明的滑膛燧发枪(2 / 2)

可以说韩烈这一招,也是坚壁清野的一种办法。

只是人微言轻的他,无法上奏朝廷,在山东布置重兵,去预防建奴的入侵。

“大人放心,有运河这条运输线,三个月内,我二人,定然给大人把粮食收回来。”

之前韩烈给了他们六十万贯钱财,收购铜铁等物资。

他们每个人赚了三万贯,加上挟带的私货,这几个月,二人至少赚了十万贯钱。

这一次,韩烈再次拿出八十万贯钱。

要收购粮食,这对于二人来说,显然是泼天富贵。

“好好干,这笔买卖干好了,我保你们一个官商帽子。”

韩烈点点头,招呼二人喝了一会茶。

具体商议了一些细节,这才让罗大福,带人跟着他们离去。

“二哥,这笔钱花出去,咱们手中,就剩下十万贯钱了。”

薛广虽然知道,韩烈这是在为朝廷办事。

因为韩烈跟他解释过,这是锦衣卫奉了皇命办差。

对此,薛广倒也没有怀疑,韩烈另有所图。

“妹夫不必担心,这是皇家的钱财,你只管记好钱财账目便是。”

这几个月薛广在巡检司,负责政务账目往来,倒也做的井井有条,几乎没有出现差错。

郭虎负责巡检司的治安,陈长林带着王平,负责训练百户所的士卒。

大家各自分工明确,把东鱼屯管理的井然有序。

韩烈笑笑,并没有给薛广多解释。

“怎么样,今年的秋闱,你还要参加吗?”

在返回百户所路上,韩烈关心的问了句。

“不参加了,吴知县那边,已经安排好了,秋闱结束,我就可以获得监生资格。”

“到时候由吴知县推荐,我就可以正式上任巡检使一职。”

“这不比我走科举强多了嘛。”

通过这几个月的历练,薛广明显成熟了不少。

科举之路有多难,他心里很清楚。

即便这次高中举人,但想要考中进士,他几乎不抱希望。

而考科举的目的,无非是进入仕途。

如今可以换条捷径,直接出任九品巡检使做官。

除非他是傻子,才会继续去埋头苦读。

“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说明你成熟了,以后好好干。”

韩烈欣慰的点点头,他最担心的是这个妹夫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现在见他如此踏实,韩烈也就放心了。

他相信只要有他在,这个便宜妹夫,只要踏踏实实的跟着做事,未来的前途,只会是一片光明。

中秋节前一天傍晚,姐夫李元忠一家人,也从济宁赶到鱼台。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过了团圆的节日。

韩烈与姐夫李元忠,一直都有信笺往来。

济宁卫千户严忠,这几个月夜干的不错。

千户所如今已经有一千人马,并对济宁境内的几股匪徒,进行了一番围剿。

收获也是颇丰,这也让姐夫李元忠这个百户,日子过得舒服了不少。

“姐夫,兵马的训练,一定不能松懈。”

“如今辽东的建奴,蠢蠢欲动,中原的蚁贼,又虎视眈眈。”

“咱们在地方上,一定要牢牢控制好军队。”

“因为只有军队,才是我们的立身根本。”

“这次就让我姐还有孩子,都留在鱼台,年底在回去。”

对于韩烈的话,李元忠深信不疑。

“行,都听你的。”

过完节,韩烈带着陈圆圆,再次离开东鱼屯,回到了万福岛。

现在韩烈心心念念的大事,就是滑膛燧发枪能够改良制造成功。

这次回家待了六天,加上来回路上用了三天时间。

韩烈之所以,如此急迫的要回万福岛。

主要是他这次返家之前,毕懋康和毕懋良二老,带领的工匠,正在着手第十三次的改装。

这次改装前,毕懋康的信心是很足的。

韩烈也是充满期待。

“大人,卑职猜你这两天,肯定要回来。”万福岛码头上,米继宗见到韩烈的船只靠岸,立马便迎了上来。

“老米,你这么高兴,莫非有好消息?”韩烈牵着陈圆圆的手,扶着她走下下船的同时,有些期盼的问道。

“毕家二老中秋节当天,亲自组装了一把新枪,经过测试,二老都表示很满意。”

米继宗如实的回了一句。

“是吗?赶紧去火器局工坊。”欣喜不已的韩烈,拉着陈圆圆,健步如飞的小跑了起来。

“庆之,你先过去,妾身可跑不动。”陈圆圆见韩烈着急,连忙挣脱了他的手。

“那你慢慢走,我先过去。”

韩烈是真的有些迫不及待,主要是时间不等人啊。

“庆之,你来的正好,快看看这杆燧发枪,是否还满意?”

火器局射击靶场上,接到消息的毕家二老,以及一众工匠,早已经等候多时。

见到韩烈与米继宗,带着一队士兵兴冲冲而来。

毕懋康笑着把手中那杆崭新的燧发枪,交到了韩烈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