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升任正六品百户(2 / 2)

韩烈在说起这事的时候,严忠当时只当韩烈说的醉话。

但回到京城之后,严忠确认了两件事情。

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松山,大明辽东二十万边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第二件事情是李自成率领的蚁贼,不但攻陷洛阳,还差点打下开封。

并且在襄阳正式称王,自号大顺王。

这两起事件,都发生在崇祯十五年的正月期间。

严忠回到京城的时候,是二月下旬,当时因为这两件事情。

大明皇帝崇祯大发雷霆,兵部尚书陈新甲,被问罪进了锦衣卫诏狱。

这两件事件的发生,无疑触动了大明的国本。

也让从江南回到京师的严忠大为震动。

从而让他想起韩烈当日的分析,也促使他下定决心,离开锦衣卫来到兖州任职。

兖州府下辖十几个州县,山东境内的运河,有四分之三长度,都在兖州境内。

运河的畅通,关系到漕运的安全。

陆明当时在京城,可是亲自拜会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陈说了运河漕运安全的重要性。

这才说服骆养性,亲自为他说情,让他以锦衣卫百户,兼任兖州卫指挥同知的身份,坐镇兖州府。

专司负责运河漕运安全。

今天严忠这般亲切热情,也是基于韩烈当日的分析。

让严忠把韩烈视作了自已人。

如今他出任济宁州守备千户所千户。

韩烈成为他的直属下属。

同样,严忠现在依旧保留了锦衣卫总旗的官身。

甚至,韩烈也被赐予锦衣卫小旗官身份,兼任鱼台百户所百户。

因为他们三个的使命,接下来就是保证兖州境内,这八百里运河的畅通。

如今大明河南,陕西已经彻底糜烂。

湖广,四川的赋税道路,陆路基本被阻绝。

唯一的通道,就只能走长江,入运河直达京师。

若是运河一旦被截断,大明京师别说赋税银无法入京,就是粮食都都断绝。

为了保证湖广,四川,当然还有江西,南直隶,浙江的赋税,能够畅通。

崇祯皇帝在京城,先后通过了内阁衙门,提请的几项重大人事任命。

一是任命杨御藩为山东总兵,刘泽清为临清关总兵,负责山东境内的剿匪平叛和漕运安全。

二是任命黄得功为凤阳总兵,刘良佐为漕运总兵,负责南直隶段的皇陵和漕运安全。

也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陆明得以出任兖州卫指挥同知。

严忠和韩烈二人,也因此从中获益。

“庆之贤弟,这是锦衣卫小旗官令牌,还有这柄绣春刀,可都是由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大人亲自赐下的。”

“你可收好了,今后咱们兄弟,就是这运河上的混江龙,谁要敢染指河道安全。”

“咱们弟兄们手中的绣春刀,定要他血染当场。”

接过严忠从包袱里,拿出的锦衣卫小旗官铜牌,以及绣春刀,韩烈慨然表态道。

“请严大人放心,今后我韩烈就是大人手中,最锋利的尖刀。”

“好兄弟,今天收拾下,明日随我前往济宁州赴任。”

严忠对于韩烈的态度,也是十分满意。

“那就有劳严大人在衙署休息一晚,我这就去安排一下。”

韩烈收起绣春刀,扬声对罗平安吩咐道。

“老罗准备酒菜,款待严大人。”

“虎子,让弟兄们收拾一下,明日随我赴任。”

“是!”二人听到韩烈的吩咐,连忙在门口应了一声。

“姐夫,你留下陪严大人说说话,我回一趟城里,跟父母说一声。”

紧接着韩烈又对姐夫李元忠喊了一句,在路过他身边之时,又附耳对他说了句。

“莫要再严大人面前,提起我纳妾之事。”

虽然李元忠不明其意,但还是默契的点了点头。

韩烈之所以要叮嘱这事,是他担心严忠见过陈圆圆。

好在这会陈圆圆在营房内,并没有出来。

这会,他正好趁着回家的机会,把陈圆圆送回东平城家里安置。

对于这事,韩烈也是有所防备,这也是他给陈圆圆重新登记的户籍名字,改名成为刑原的原因。

陈圆圆现在在东平州的身份户籍,就叫刑原属于韩烈的妾室。

只要不是有心人彻查,这事倒也不会有太大的后患。

离开衙署的韩烈,快步回到后院住宿。

“圆圆,锦衣卫的严忠大人突然前来。”

“我记得你说过,你与他并没有过交集,但保不齐他暗中见过你。”

听到韩烈的话,陈圆圆秀眉微皱,心领神会的说道。

“妾身这就立即动身,回东平城老宅暂避。”

“我也正有此意,你收拾一下东西,我们马上出发。”

韩烈点点头,让陈圆圆戴上头巾,二人骑上一匹战马,径直离开了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