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问题也恰恰就在这里,现在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
“谷贱伤农啊,老百姓手里有大把的粮食,可这些粮食现在根本就不值钱,他们没办法把粮食换成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些年,随即我也在努力地想办法,鼓励百姓养猪酿酒什么的,尽可能的消耗掉那些粮食。可比起产量来说,那点消耗根本就水水车薪。”
“不得已之下,我尽量把那些不是很重要的税赋,都换成粮食,修路造桥兴修水利,把这些钱粮尽量花销出去。”
“可即便如此,每年收上来的粮食,依旧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暂时还不是特别要紧,现在大明产出的粮食,至少有一半都折算成了税赋。所以,普通百姓种粮食,多多少少还有一些收益。”
朱元璋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实在想不通这里面的关键。
他当然搞不懂产能过剩,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如果老朱真的有经济头脑,也不至于弄出大明宝钞这么个祸患无穷的万一。
只能说,老朱能懂一些,但是没有完全弄懂。
想到朱棣刚才的态度,朱元璋疑惑道:“这跟你催着我们建造宫殿有什么关系?”
朱棣等的就是这句话,之前自家老子正在气头上,以朱元璋的脾气,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这才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
“父皇您恐怕不知道,你们建造宫殿所需要的以及各种修仙材料,都是最顶尖的材料。”
“建造栏杆的汉白玉,要去燕京采集,挑选灵气滋养的精华。建造地基的云青石,产自山东莱州,也都是千挑万选,选出来质地最为坚硬的石心。”
“福建的花岗岩,云南的大理石,泰山石,太湖石,灵璧石……”
“每一种石料,从采矿选优运送,一直到送入皇宫,其中所需要的工人,足足好几万。”
“再加上建造采石采矿场,为了运送这些矿石修路造桥。”
“光是在矿石这一项上,就能够让上百万人参与进来。这些人全年都在干活,无形之中就少了很多种地的农民。”
“并且,为了养活他们,朝廷也需要拨付大量的钱粮。避免这些钱粮,只能堆在朝廷的府库之中发霉。”
“最重要的是,兴建了那些矿场采集出来的最好的矿石,用来修建宫殿。其余的边角料,也可以卖给民间的商人匠人。光是这一项,又能吸引许多原本的农民投入进来,这样就能养活数百万人。”
“父皇您想想,你们修建一座宫殿,可以让几百万大明百姓找到生计。如果不继续修下去,这些人除了回去种地,还能干什么?”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的三观仿佛都崩塌了。
从小过惯了穷苦日子的朱元璋,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铺张浪费的土豪劣绅。
因此打下大明江山之后,他不仅以身作则,甚至给每一个品级的朝廷官员,都制定了俸禄标准。
结果今天,他的儿子却跟他说。
父皇啊,你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就做一个花钱不眨眼的败家子……不对,是败家爹。
因为你越是铺张浪费,对咱大明的好处就越多。
这特么叫啥事啊。
朱棡的眼睛,瞬间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抓住驻地的手激动地道:“老四,你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