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谨黎沉默了一下,当顾舒窈以为她没听着时,谢谨黎说:“看附近几个村,其他村有其他社员去看”。
大山村是最里头的一个村,再往里就只有延绵的大山了,顾舒窈夸赞道:“谨黎哥哥你真是个好书记,专门跑这么远的路程,你和高秘书每次过来得一个小时吧”。
顾舒窈之前打探过村里谁有自行车,村民说过两个村的大队长才有,宝贝的一般不肯借,村民让她沿着河走个十多公里就到了。
离镇上是十公里没错,但山路绕绕弯弯的,得走很久。
谢谨黎想解释他们骑自行车来的,就看顾舒窈眼睛亮亮的看着他,继续夸赞:“你这么体谅下面的社员,他们应该也很敬佩你吧”。
看着谢谨黎上翘的弧度,顾舒窈觉得没夸错,当领导的都爱被人拍马屁。
“你怎么一个人跑来捡柴?村民怎么样?”
谢谨黎去看了大家的工分表,新知青里顾舒窈赚了65个工分,另外一个才四十多个,不少村民说她干活不怎么样,传的闲话挺多的。
谢谨黎怕顾舒窈也有这个困扰,不过好像被讨论了她也听不懂。
“我不想割草,就来捡柴了,其他知青在前面割草呢。这的村民们都挺好的,很友善,有个叫狗仔的小孩,经常给我东西。。。。。。”。
好不容易有大人和她聊天,顾舒窈就忍不住多说了些,谢谨黎认真的听着,时不时回两句。
因为收获了野柿子,顾舒窈边走边打量还有没有其他的山货。
走了好一会,顾舒窈看着地上熟悉的小板栗,好像是狗仔他们给她的那种。
小小的,炒好了吃起来很香,但这都没那么重要,这种在山上探险随时发现食物可以捡的感觉,让顾舒窈感到更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