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失传多年的蛊(1 / 2)

先帝驾崩后,禁卫军逐步交接,权力都收归到沈卿玦手中,由原属东宫的人在管,对寺里的警戒宽松不少。

诚然先帝在时也并未禁严过,只自己入寺那两日不准旁人入寺。

姜夫人或许心有顾忌,或许怀念亡夫,才选择常伴青灯。

但今年明显秦家上山次数多了,姜夫人虽未回去,可据探子报,众人皆喜悦溢于言表,想必是见到人了。

直到昨日,姜夫人一袭灰素僧衣,拿了秦尚书的令牌来进宫求见皇后,宁行简接待了她。

初见面被狠狠惊艳了一把,他一向以女子青丝如墨衣香鬓影为美,却不料有人灰衣僧帽,还能惊心动魄。

木鱼古佛让她也沾染了超脱的气质,一举一动皆淡定从容,她说她姓秦。

五六分相似的脸让宁行简一下便猜到她的身份。

只是皇后不在宫中是个秘密,宁行简只能说皇后养病不便相见。

未曾料到这是告别,宁行简躬身道:“陛下,姜夫人走前,曾留下一物嘱臣转送坤宁宫。”宫中无人,自然在他手上。

沈卿玦默然听完,淡淡地开口看他:“给朕。”

寝殿里香烟袅袅,珠帘画栋,姜晚笙站在一叠十二扇山水屏风前,由宫女侍候换上了宫装,百鸟朝凤,华丽夺目。

左右各只金丝红宝石飞凤钗,流苏垂坠,精美绝伦。

宫女侍奉在侧,询问可要去拜见太后。

姜晚笙听后停顿片刻,“不去。”

坤宁宫的起居物品悉数送来,姜晚笙叫住一位眼熟的宫女,嘱她去安排从南境带来的那一名学生。

接着她又叫住总管太监,问起京城这一年的变化。

太监眼明心亮,重点都落在秦家,等问及先帝一事,含糊答了两句,“那日翼王一党自水上攻来,彼时先帝和宁妃恰在湖心亭。”

姜晚笙脸色沉默,摆摆手让他退下,其实皇帝在世时待她还是不错的。

总管这两句看似因有果,实则先帝并非死在宫中。

除夕晚,遵照祖制,皇帝该宿在皇后寝殿,但朱笔一批人却不在。

本欲离宫却被宁妃拐去湖心亭,箭雨掠水,宁妃一命呜呼,汤统领武功高强又肯拼死相护,皇帝只胸口中了一箭。

但皇帝不顾自己伤势,坚持出宫。

赴一场年少未能赴的约。

古刹幽静,钟声廖远,僧衣妇人态度淡漠,显然是不记得。

皇帝穿着烫金墨衣,胸口血流洇湿一大片痕迹,汤宗红着眼圈,求他回宫,他却单膝跪地,体力不支倒下去。

不顾身上的血气冲撞神佛,一步步爬到佛龛前,擦拭了脸上的血,仰倒在席上。

头顶是五彩石壁,佛像,香炉,木鱼声,院中依稀有虫鸣。

恍惚间,眼前似有一盏巨大的风车在转动,光影交错,短暂的一生似潮水般涌进脑海,孩提时秉烛夜读,少年时藏锋养晦,百般手段机关算尽登上了皇位,弄权逐势半生孤独。

渐渐这些都化作一个人的脸,执剑拈花,宜喜宜嗔。

而这个人近在咫尺,垂眸敲木鱼,吝啬看他一眼,他想,若有来生,不愿再做皇帝了。

“蓉蓉。”皇帝青白的手掌探向经案,指节蜷缩什么也抓不到,气若游丝:“姜卿的死,跟朕无关。”

经案前未有回应。

皇帝袖袍沾血,淋漓在席上,腕骨轻轻抽动一下,再没有动作。

呼吸停住的一瞬,木鱼声也戛然而止。

汤宗在殿门流泪嘶喊,竹帘后的丫鬟捂住嘴不敢发声,殿中死寂,经案前的妇人垂下眼神,低声一句:“我知道。”

素白的手掌从皇帝额前盖过,轻轻替他合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