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找他们算账(2 / 2)

根本不需要花费一兵一卒,反倒是他的队伍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县令夏安民,就站在那县府门外,滔滔不绝的和前来领粮食的百姓、溃兵们,解释着。

“这安陆山啊,真可恶!”

“他联合朝廷派来的宦官,一起压榨我们!”

“事后还从本该属于我们的粮食里,挤出一点来救济我们,不让我们百姓饿死。”

“这安陆山是好人吗?他就是为虎作伥罢了!”

前来领红薯的军民们,听得那叫一个群情激奋。

“原来是这样!”

“他还骗我们去造反!太可恶了!”

“跟安陆山一块造反,一天饿三顿!”

“跟六皇子平叛,一天吃九顿!”

李长安站在县府内,看着门口非常卖力的夏安民。

他忍不住点点头:“夏安民,是个吃苦耐劳,肯干能干的好官。”

“可这种人,却只能在偏远的边境县城,当一个小小的县令,真是可惜了。”

李长安坐在太师椅上,悠闲的喝着茶。

旁边的赵校尉苦笑道:“殿下,您有所不知啊。”

“这百官升迁,包括这科举,全都被杨氏一族掌握。”

“这科举考的题目,门阀世家子弟提前几天就已知晓。”

“而寒门士子,直到到了考场,才能看见试题。”

李长安听完赵校尉的话,他叹息一声:“以前我只顾着练武和读书,并不知晓这科举之事。”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有实力的寒门士子,通过自己的实力考上来吧?”

赵校尉听到这,连连摇头苦笑。

“殿下,说是这么说,可杨氏一族还有更多手段呢。”

“比如科举的时间,由杨氏一族敲定,没有固定的时间。”

“比如宰相突然宣布,明日开始科举,而各地考生刚接到通知,还在进京的路上,考试就已经结束了。”

“除非是有钱人家的考生,可以常年居住在京城内,才有机会进入考场。”

听完赵校尉的这些话,李长安目瞪口呆。

他身居高位太久,一直在深宫当中,根本不了解民间疾苦。

没想到杨氏一族如此手段,让广大寒门士子都断绝了入朝为官的可能。

而穷人家的书生,怎么可能在寸金寸土的京城里常住?

花费重金租房,等着科举公布的时间,那些穷困潦倒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去考试。

难怪这些人才,最终都流入了各地节度使帐下,成了造反的主力军,给反贼们出谋划策。

李长安沉默许久,缓缓说道。

“处理掉安陆山这个军阀,也不能把大乾从泥潭里拖出来。”

“陛下独宠贵妃杨氏,杨氏一族联合宦官把控朝政,不把他们全部清理干净,如何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赵校尉额头冒出冷汗:“殿下,慎言啊!小心被人告发。”

李长安嘴角翘起,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可他现在红薯管够,他还需要看自己父皇和皇兄的脸色?

先拿安陆山祭旗,再和他们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