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的夫家远在边陲,她在京中少说待三五个月,住在宋家也算是替父分忧。
“哦,对了,”紫娟突然想起件事,“前些日子,刁嬷嬷突然去灵前祭拜过夫人,说什么多亏陆夫人她才发了大财,奴婢觉得稀奇,正想上去问个清楚,她一见是我,反倒慌慌张张的跑了。”
“刁嬷嬷?是宋家厨房的那个厨娘吗?”
“没错,就是她。”
“她与咱们院子从无瓜葛,何来靠我母亲发财一说?”
紫娟也这么认为:“更蹊跷的是,没过两天她就辞了厨娘的差事,回乡下老家开酒楼去了。听说,挣得盆满钵满。”
“还有这种事?”
直觉告诉宋云缨,这个刁嬷嬷一定知道什么。
宋云缨吩咐道:“想法子打听打听刁嬷嬷的下落,家里几口人,都跟什么人来往。得机会,我得见见她。”
印象中,刁嬷嬷只是个胖厨娘,仗着自己在国公府当差时间长,净爱贪些采买的小便宜,是个惜财如命的人。
是什么原因,能让刁嬷嬷在发财时去祭拜娘亲呢?
宋云缨则坐在桌旁,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绪万千。
*
翌日午后,阳光斜洒进屋内,带来一丝丝暖意。
宋云缨正小憩,奈奈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
“主子,有消息了!”
宋云缨接过纸条,快速读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纸条上,正是关于刁嬷嬷的消息。
宋云缨:“看来,咱们得走一趟了。”
宋云缨带了几个得力的人手,换上便装,一路疾驰来到了刁嬷嬷的老家。
这是一个相对富庶的镇子,四周被青山绿水环绕,显得格外宁静。
刁嬷嬷的酒楼就在最繁华的地段。
酒楼门前车水马龙,生意兴隆,显然刁嬷嬷如今的日子是过得红红火火。
宋云缨一行人下了马车,走进酒楼。酒楼内装潢雅致,客人络绎不绝。
宋云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上好的茶,又点了一桌名贵的菜。
如此财大气粗,立刻就有跑堂的跑去给掌柜送信儿。
宋云缨不管这些,只是慢慢品茶,观察着酒楼内的动静。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圆润的妇人走了过来,“几位客官是京城来的吧,瞧这气度就不同凡人,我们这里可是国公府的御用大厨,连陛下娘娘都尝过的菜式,你们可千万别错过。”
“刁掌柜,生意兴隆啊。”宋云缨抬起头。
刁嬷嬷一眼就认出了宋云缨,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转身就想逃。
宋云缨叫住了她:“刁嬷嬷,这么急着走做什么?我有话要问你。”
刁嬷嬷硬着头皮走了过来,跪地磕头:“王妃大驾光临,老奴有失远迎。”
刁嬷嬷一跪,周围的百姓也都起了身,退避三舍。
宋云缨让人清了场。
然后说:“嬷嬷不必客气,我只是有些好奇,你为何突然辞了国公府的差事回乡下?是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吗?”